肩负历史使命,坚持问题导向,创新中国理论

作者:支振锋 来源:《红旗文稿》
2016-07-13 18:42:50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5月17日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是针对当前中国和世界的真实问题所呈现的深邃思考,也是基于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实际与突出问题所提出的顶层方案,对推动新时期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促进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为中华民族乃至于全人类贡献更多的思想智慧,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是当前和今后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指南和遵循。

一、伟大时代的纲领性文献

在这个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深入分析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新形势新任务,科学回答了事关我国伟大社会发展实践及哲学社会科学长远发展的一系列根本性问题,对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作出了重大部署。

讲话科学概括了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其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文明素质,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不断在实践和理论上进行探索、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发展着的实践。在这个过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讲话明确指出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了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号召,提出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并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在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必须把握3个主要方面。一是体现继承性、民族性。要善于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尤其是马克思主义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及国外哲学社会科学资源。哲学社会科学的现实形态,就是古往今来各种知识、观念、理论、方法等融通生成的结果。二是体现原创性、时代性。要以我国实际为研究起点,提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理论观点,构建具有自身特质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三是体现系统性、专业性。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应该涵盖各个领域与各个学科,不断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和创新,努力构建一个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

讲话深刻论述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认识论和方法论。首先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在我国,不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哲学社会科学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最终也不能发挥应有作用。对马克思主义要真学真懂真信,就要始终清晰地认识到为什么人的问题,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力戒教条主义的态度,坚持问题导向。

二、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历史使命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历史表明,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一定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时代。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也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我们不能辜负了这个时代。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应该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做先进思想的倡导者、学术研究的开拓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

清醒认识当前社会发展新形势下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任务。我国正处在社会发展转型期、经济结构调整换挡期、社会矛盾多发期,思想多样多元多变,观点交流交融交锋,面对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活跃、主流和非主流同时并存、社会思潮纷纭激荡的新形势,如何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如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文化软实力、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发挥作用。

正确把握我国社会发展新机遇新形势新挑战新要求。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际环境深刻变化日趋复杂。如何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如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发挥作用。面对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呈现、各类风险和挑战不断增多的新形势,如何提高改革决策水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发挥作用。面对全面从严治党进入重要阶段、党面临的风险和考验集中显现的新形势,如何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发挥作用。

认真解决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客观存在的现实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迅速,成就显著,但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在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上功力不足、高水平成果不多。社会上也存在一些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实际工作中,在有的领域中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二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战略还不十分明确,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水平总体不高,学术原创能力还不强;哲学社会科学训练培养教育体系不健全,学术评价体系不够科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不完善;人才队伍总体素质亟待提高,学风方面问题还比较突出,等等。总的来看,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还处于有数量缺质量、有专家缺大师的状况,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努力促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对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我们一直讲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而在这个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旗帜鲜明地提出了第四个自信,也即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这是我国的独特优势。因此,我们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要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我们不仅要让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国”,还要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让世界知道“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

三、加强和改善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一方面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认识到自己肩负的光荣使命,另一方面也对如何加强和改善党对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提出理论要求、指明了方向。

努力营造团结激励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良好氛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认真贯彻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做到政治上充分信任、思想上主动引导、工作上创造条件、生活上关心照顾,多为他们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比如,在科研机构和高校管理上,要去行政化、官僚化,确立起以学生和教研人员的主体地位,使他们成为单位事务的参与者、贡献者而不是旁观者、批评者甚至抱怨者;在人事制度上,应该尽可能去科层化,化繁为简,简化繁杂手续,简化人事关系,为他们的发展提供更好空间,为他们建立起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提供良好氛围。在对知识分子的管理上,要算调动起他们科研积极性、增强他们对党执政的支持和拥护、鼓励他们创新理论和话语体系的政治“大账”,而不能算斤斤计较、繁文缛法,在日常管理中心层层设限、过度管理的行政“小账”。

建立和完善尊重科研规律的科研管理制度。一是要真正重视和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党一直有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传统,但在某些地方和部门,也存在着领导拍脑门决策,然后让学者进行学术包装和背书的现象,这不仅不是对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视,反而会破坏学风、歪曲学术。二是科研管理制度要重科研而不是重管理,现在不少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片面重视数字化、数量化和指标化考核,片面重视境外引证指数与评价体系,在学科设置、课题设置、课题发包、资源分配等问题上,过于行政化和长官意志,甚至存在腐败现象,必须得到解决。应该相信知识分子,加强同行评价,加强学风建设,允许试错,允许坐冷板凳,允许十年磨一剑,改变浮华浮躁的学风。三是严格处理学术不端行为,树立起良好的学风和学术职业伦理。

建立和完善以科研为中心、符合法治精神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科研经费大多来自于财政经费,必须严格监管,但这个监管必须科学、规范,以服务科研活动为中心,以促进科研活动为目的,而不能违反科研规律,层层设限,反而成为科研活动的阻力。一是要符合科研规律,真正以科研为中心。科研是探索性活动,在调研活动、研究结构上都具有不确定性,不可能在科研活动开展之前就编制出细碎无比的经费预算,即便编制出来了预算,也只能是“编的”,实际上导致科研不诚信行为,甚至“逼良为娼”。应该允许科研人员在合理的范围内自主支配科研经费。二是要完善采购制度。当前在许多科研机构和高校,科研设备采购被纳入到政府采购。本来这是为了规范采购行为,但实际上导致从提交采购申请到设备到位,往往旷日历时,而且到位的设备还不一定符合需要。三是依法管理横向课题经费,横向课题经费往往来自非政府机构,并非财政经费,在合同法上属于普通的承揽合同。但在实践中,往往横向课题也管理过于严格,不仅违反合同法,而且大大压抑了学者的工作热情。因此,应该依法管理横向课题,一方面承认横向课题研究成果的公益性质,而不仅仅是研究人员的私人行为;另一方面,承认研究人员的智力投入,允许他们按照合同法的规定获取适当回报。

我们所进行的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不可能找到现成的教科书。这就需要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科学探索,大胆创新,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加强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加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等领域的分析研究,加强对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研究阐释,提炼出有学理性的新理论,概括出有规律性的新实践。为此,需要加强和改善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使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能更好地投入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思想和智慧的光荣历史使命之中!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