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典范

作者:本报驻德国记者 管克江 来源:《 人民日报 》
2016-07-31 10:04:14

  “95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非凡成就。我相信中国未来将更加辉煌。但是,实现梦想需要一个前提,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前德国统一社会党总书记埃贡·克伦茨不久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柏林以北250公里的波罗的海之滨,防洪堤一侧散落着几户人家。10多年来,埃贡·克伦茨就住在这里。年近八旬的他身体硬朗,声音洪亮。克伦茨首先拿出一本画册给记者看,画册里一张张照片记录了他率团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0周年庆典的情景。邓小平和其他中国领导人与他会见,他还参观了一些工厂企业。

  克伦茨说,那是他第一次到访中国,中国人民的勤奋和热情给他留下深刻印象。但要追溯起来,他同中国的友情始于半个多世纪前。1951年,还是一名少先队员的他就参加了一次大型国际少先队聚会活动,中国也派了一个庞大的代表团。2012年和2013年,克伦茨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中国国际战略学会邀请下两次访华,并到中国各地考察访问。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让他振奋不已:“我坐着高铁从北往南旅行。在长沙,我们参观了一个超级计算机中心,得知这台计算机系统运算速度当时排名世界第一。”

  克伦茨不接受德国媒体采访,也很少会客,但他一直关注着世界局势和社会主义的发展。他说,马克思主义发源于德国,却在中国得到发展、壮大,根本原因是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一条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只要亲自去中国看看那些飞驰而过的高速列车、纵横密布的交通网络,以及丰富的产品和繁荣的文化市场,就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典范。1921年,中国共产党刚成立时,时任德国共产党领导人台尔曼专门撰文指出:“世界的目光将投向中国。”我们看到,这个预言早已得到验证。克伦茨说,中国的成功可以从某些西方国家的不安中得到反证。这些国家害怕社会主义中国强大,所以想方设法阻挠、围堵,而对它们最好的回应,就是保持定力,坚持走自己的道路,把经济社会建设得更好,让人民群众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

  克伦茨也是民主德国最后一任领导人。他说,民主德国社会主义探索的失败有复杂的国内国际因素,但有一条不容忽视,那就是放松了党的领导。民主德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走了不少弯路,在经济建设和提升民众生活水平方面出现不少问题,最终导致不可收拾的后果。克伦茨表示,中国提出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只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自信,中国必将实现中国梦”。

  (本报柏林7月30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