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什么成就“四个伟大”

作者:李永胜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7-07-31 08:56:09

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主题,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深刻阐明了当前我们要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建设伟大工程、实现伟大梦想的重要思想方法,这是我们党为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而奋斗所做的精神宣示,为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党和国家各项工作提供了科学方法与行动纲领。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我们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关键时期。伟大的实践,需要伟大的精神。历史发展与时代挑战,不断拷问我们:凭借什么样的精气神,才能成就“四个伟大”?

一、凭借顺时而动、尊重规律的思想方法。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人的实践必须建立在尊重规律、顺时达变的基础上才能成功。所以,谋划和推进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必须重视形势分析,在深入分析、全面把握、准确研判当前世情国情党情,号准时代脉搏,把握客观规律基础上,对形势作出科学判断,才能为制定方针、描绘蓝图提供正确依据与思想前提。对形势判断的失误,对客观规律认识不深刻、不全面、不到位,都会使实践遭受挫折和失败,这方面的教训数不胜数。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科学把握国际国内大势,准确判断形势,因势而谋,因时制宜,因势利导,推出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这就充分彰显和验证了顺时而动、尊重规律思想方法的实践魅力与精神价值。

二、凭借抓住重点、带动面上工作的矛盾分析方法。矛盾分析方法,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和方法。毛泽东指出:“辩证法的宇宙观,主要的就是引导人们要善于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当今世界是多元、多极、多变的,也是多姿多彩的。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入,转型社会中的中国日益融入世界。在此背景下,国际国内的交流互动日益加深,联系更加紧密,国内矛盾与国际矛盾交融激荡、错综复杂。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纵深推进,我们所处的内外环境与所面临的问题愈来愈复杂,各种利益关系十分复杂。如何在各种错综复杂、耦合互动、深度关联的矛盾关系体系中关注重点,抓住关键,找到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牵住事物发展的“牛鼻子”,取得以点带面、纲举目张效果,以推动面上工作,成为破解改革发展各种难题,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重要方法。

三、凭借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的思想方法。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要求,也是科学方法论,它要求我们善于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国内和国际相结合的宽广视野进行思考,善于从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上进行思考,善于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出发思考问题,把握规律,预测未来,得出正确结论。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最大国情,深入研究和科学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状态、主要特点、演变趋势与内在逻辑,牢牢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以此为客观基点想问题、查原因、谋方案、画蓝图,从而使我们的改革发展方略与政策设计方案更接中国地气,更加符合人民群众意愿,更有助于破解各种现实难题,推动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四、凭借战略思维方法,提高战略思维能力。战略思维,指思维主体对关系事物全局的长远的根本性的重大问题的谋划(分析、综合、判断、预见和决策)的思维过程,它所涉及的对象大多是复杂系统及复杂过程。战略思维的特征是:长远性、前瞻性、全局性、整体性、重点性、关键性、复杂性、创新性、开放性、自觉性。无论是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还是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都是具有高度复杂性、全局性、创新性和自觉性的宏大事业,需要战略思维。尤其是经过近四十年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更加严峻,更需要我们提高战略思维能力,不断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以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才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

五、凭借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增强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我们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政党,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新形势下,成就“四个伟大”,“仍然需要保持和发扬马克思主义政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不断开辟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理论是实践的眼睛,正确的理论不仅能够有效地指导实践,使实践活动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的效果,而且用正确的理论武装头脑,可以坚定我们的理想信念,打牢我们的精神底色,形成强大的精神支撑,使我们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局势中保持战略定力。战略定力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当今时代,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社会全面开放,世界互联互通,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各种矛盾相互交织,各种诉求相互碰撞,各种力量竞相发声,众说纷纭,泥沙俱下,可谓“乱花渐欲迷人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这样的复杂环境中,保持理论上的清醒、增强政治上的定力是很要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实践反复证明和比较得出的正确理论,也是我们在风云变幻的国际舞台上不为各种错误思潮所左右、不为各种干扰所迷惑、沉着冷静地应对各种严峻挑战、在复杂形势下把握方向、驾驭全局的“定海神针”。所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进程中把握方向,站稳脚跟,用好机遇,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与困难,不断取得新的更大的胜利,成就“四个伟大”。

六、凭借对党的领导的价值自觉,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大优势,还是人民幸福的根本保障。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的领导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至关重要的价值。所以,“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地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只有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勇立时代潮头,具有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才能成功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难题,不断带领人民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要兴党强党,就必须以自我革命的精神打造和锤炼自己,以问题为导向,自我革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法治化、制度化水平,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给党和人民事业注入生机活力,才能驾驭中国社会发展这艘现代化巨轮驶向辉煌的明天。

总之,凭借顺时而动、尊重规律,矛盾分析,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战略思维,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的科学方法与精神状态,我们就能成就“四个伟大”,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所阐明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自觉与实践自信。

作者简介:李永胜,陕西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