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走出一条新时代乡村振兴之路

作者:陶希东 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
2018-03-10 09:12:03

作者:上海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 陶希东

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把脱贫攻坚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起来,推动乡村牧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把广大农牧民的生活家园全面建设好。实际上,如何走出一条“新时代乡村振兴之路”,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是我们面临的新的命题。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治国理政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和目标。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中国是一个在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地域格局、民族文化特点等诸多方面存在巨大差异的发展中大国,遍及全国的乡村的振兴不可能采取同样的路径,而要用“因村制宜”的多元振兴路径和模式。总体来看,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之路应该把握以下几个关键点:

第一,走“以人为本”的振兴之路。也就是说,各级政府实施乡村振兴的战略与举措,都应做到以人民为中心,以人为本,紧扣培育乡村人力资本,发动广大人民群众,提高人力素质,吸引人力资源这一核心议题,从而让乡村成为新时代聚集人、吸引人的新型人类居所。为此,首先要实施投资于人的战略,即加大投资医疗卫生,保障乡村居民的健康;加大投资各类教育,提升人民的素质和能力;提高农村干部的待遇和水平,让他们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增强对农村人口职业培训,帮助农民和返乡创业者提高工作技能。只有有威望有能力的乡村干部、职业化的农民、带头致富的创业能人和兢兢业业的普通劳动者不断涌现,才是实现乡村振兴的真正希望所在。

第二,走产业化振兴之路。我们要构筑现代化的农业体系,同时顺应全球新一轮产业转型发展的大趋势,开创性地谋划和发展高附加值的新型乡村业态,包括电子商务、创意农业、乡村旅游、文化创意等,让更多乡村居民获得稳定的收入。这是实现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也是提升乡村居民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让乡村居民过上美好生活的长久之策。此外,乡村振兴战略要与当地的扶贫工作紧密结合,尤其是要建立健全产业扶贫机制,扩大就业数量,增强乡村振兴的内生造血功能,坚决防止脱贫以后再返贫现象的发生。

第三,走制度化振兴之路。充分发挥农村制度改革的红利,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依托。在努力让农民进得了城的同时,要通过农村制度创新,释放农村发展的活力,让城乡要素实现优势互补、互动融合发展。要加大农村土地制度、集体产权制度、乡村治理制度、农村金融制度、农村人才培养制度、农村消费制度等社会保障制度方面的改革。一方面,要通过土地这一关键性制度的改革推动农业的适度规模化经营,从而盘活土地资本,让现代农民充分享城市化发展的成果;另一方面要通过基层党建、村委会自治、协商民主等制度的改革,调动农民全面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四,走社会化振兴之路。目前,中国农村公共服务资源短缺问题,以及农村养老和留守儿童问题成为制约乡村振兴的难题。为此,在乡村振兴中,除了政府托底之外,还要转换思路,创新思维。一方面,县、乡镇政府等可以考虑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积极引进社会组织、社会企业等专业化的社会服务机构,指导其有效推动社会各界对乡村进行支援服务、慈善捐赠等活动,开展更加全面、专业、有质量的服务;另一方面,要培育或引进有影响、有实力、有品牌的枢纽型乡村志愿服务组织参与乡村振兴,借助其广泛的外部资源整合与链接能力,发展振兴农村经济文化。除了让其提供金融、治理、文化等较高级的直接服务外,还可以引进外部更多的资源注入当地乡村。

第五,走文化、信息振兴之路。一方面注重文化振兴,要注重两点:其一,包括祠堂、非物质文化遗产、乡约村规、节庆活动、讲究孝道、诚实本分等在内的乡村文化,是每个人留得住乡愁的重要载体,更是中国几千年保持和谐统一的命脉,需要全方位保护和弘扬,让乡村始终成为有温度、有情义的人类生活共同体;其二,要大力供给乡村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扶持农村形式多样的自治文化活动,满足乡村居民不断提升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增长民众的文化素质。另一方面,要顺应互联网社会的发展趋势,全方位改善乡村地区的互联网软硬件设施,缩小城乡之间的信息差距,为乡村居民的教育、医疗、就业、消费、创业、旅游等活动提供世界最新信息,共享互联网经济的最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