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美好生活既是为了人民又必须依靠人民

作者:赵伟 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
2018-03-27 13:08:23

作者: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赵伟

早在十八届一中全会后的首次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习近平就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几年来,我们党一直坚守着这份庄严的承诺,时刻将人民群众的冷暖放在心头。党的十九大报告更是开篇申明,全党要“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习近平更是指出“只要13亿多中国人民始终发扬这种伟大奋斗精神,我们就一定能够达到创造人民更加美好生活的宏伟目标!”可以说,美好生活已经成为当今的主题词和关键词之一。

美好生活是中国人民从古至今的共同期盼

回眸历史,美好生活始终是中华民族深深的期望与不懈的追求,生活和平安定、人际关系和睦融洽、社会平等和谐,成为中国人民一直以来共同的希冀。但具体而言,在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不同思想流派那里,美好生活的内涵又有着诸多差异。儒家将“大同”视为人类最美好的生活状态,但它作为过去的历史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因此,儒家思想退而求其次,提出“小康”虽不及“大同”,却以礼仪道德维系起社会秩序,可以看作是比较美好的生活。道家不似儒家那样关注社会政治问题,主张最美好的生活应是最符合“道”的自然法则的生活,即老子所言的“小国寡民”,这种观点在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对“世外桃源”的描绘中得到了更为具象化的呈现。佛教则走得更远,它直接将最美好的生活推到了远离此生的彼岸世界,认为众生唯有在天国净土才能得到终极的安乐与幸福。

美好生活在新时代包括多重内涵,且具有现实可能性

今天的中国已经步入了新时代,新时代的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理解比古人要更加全面和深刻。概言之,当代中国人心目中的美好生活主要包括五重含义,即丰裕富足的物质生活、民主法治的政治生活、健康多样的文化生活、公正和谐的社会生活以及为这些生活方式提供载体的美丽宜居的生态环境。这五个方面彼此交织,相互联系,共同构筑起人民美好生活的时代内涵。

如此美好的生活绝不是虚幻的乌托邦,相反具有牢固的群众基础,并建基于科学的历史规律之上。从主观方面看,美好生活的概念有着鲜明的主体指向性,闪耀着以人为本的光辉。它与当下人民群众不断丰富的多样化需要相契合,是对人民群众现实需要的积极回应,有利于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从客观方面讲,唯物史观告诉我们,社会基本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新的矛盾不断出现,又不断被解决的过程。迈入新时代的中国面临着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主要矛盾的解决不仅能够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而且为人民美好生活的实现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保障和实践基础。

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由人民亲手去创造

历史总是人类的历史,人类的历史只能由人民群众来创造。人民群众作为社会历史实践的主体,既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又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的美好生活绝不是立刻就可实现的,因此这项艰巨的事业离不开广大群众的集体智慧,离不开全体中国人民持之以恒地团结奋斗。

新征程的号角已经吹响,新时代的画卷已经展开。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遵循“五位一体”总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信念,锐意进取,既勇于憧憬未来,又时刻谨记脚踏实地,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为人民美好生活的实现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