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上网来】向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不断迈进

作者:张胜磊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8-04-13 09:24:58

“无论中国发展到什么程度,我们都不会威胁谁,都不会颠覆现行国际体系,都不会谋求建立势力范围。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掷地有声的话语,宣示了未来中国将继续与世界同行,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积极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中国基于发展需要作出的战略抉择,同时也是在以实际行动推动经济全球化造福世界各国人民。

今年的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以“开放创新的亚洲,繁荣发展的世界”为主题,体现了当前国际社会对推进经济全球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关注。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对凝聚亚洲共识、促进各方合作、推进经济全球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立场清晰明确。从前不久刚刚闭幕的两会提出的“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懈努力”到本次习近平主席在开幕式上呼吁“要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共同打造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中国努力拨开笼罩在经济全球化上空的阴霾,一再强调掉入贸易保护主义的陷阱,会让世界经济失去动力。

一段时间以来,在世界经济持续低迷背景下,以民粹主义、保护主义等形式出现的反全球化思潮引起广泛关注。美国外交学会高级研究员塞瓦斯蒂安·马拉比从宏观维度分析,全球化的进程靠两大力量推动:科技和政治,前者让沟通更加容易,后者维系着开放的世界。不可否认,科技在本身属性上仍在一直在推动着全球化,但政治上的阻力却在不断增强。

美国丹佛大学约瑟夫·克贝尔国际关系学院教授赵穗生希望从习近平主席的主旨演讲中寻找到更多发展机遇。他认为,举办博鳌亚洲论坛,推动经济全球化,是对贸易保护主义和反全球化趋势的有力反击。

放眼全球,人类面临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有很多,机遇和挑战都前所未有。尤其是在反全球化思潮涌动之时,经济全球化进程亟需获得正能量,为全球自由贸易、市场开放注入信心,为全球经济复苏提供持续动力。新的信心与动力在何处?人类社会向何处去?亚洲前途在哪里?国际社会将目光投向中国,投向亚洲及新兴市场国家。法国经济学家倪金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作为亚洲经济的火车头,中国在自身发展之外,坚定支持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以开放包容的姿态积极融入和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特别是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大量铁路、公路、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落地生根,为亚洲相关国家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也将极大促进亚洲国家的经济发展,改善福祉民生。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也认为,中国改革开放40年取得的成就表明,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成功践行者,中国经济发展对世界经济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他相信中国对全球化的承诺、对自由贸易的承诺、对全球合作的承诺,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的承诺,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就是对这些承诺的一个完美证明。

作为亚洲和新兴市场经济体的主要对话平台之一,博鳌亚洲论坛为推动亚洲各国间的经济交流、增强亚洲与全球其他地区间的经济联系与对话提供了优质平台,也为推动共同发展、解决地区乃至全球问题发挥了独特作用。去年的博鳌亚洲论坛以“直面全球化与自由贸易的未来”为主题,今年则以“开放共创繁荣 创新引领未来”为主题,呼吁亚洲国家坚持开放共赢,勇于变革创新,向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不断迈进,共创亚洲和世界的美好未来。

探寻人类社会向何处去?亚洲的前途在哪里?需要信心与共识,更离不开切实可行的方案与指南。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只要各方秉持和遵循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就一定能增进合作、化解分歧,把“一带一路”打造成为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的最广泛国际合作平台,让共建“一带一路”更好造福各国人民。以共同的心愿和行动凝聚和增强力量,向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不断迈进,才能拥有亚洲和世界的美好明天。

(作者系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特邀研究员 张胜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