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改革开放迎来40周年之际,逆经济全球化的声浪也到达了最近10年来的一个高点。面对潜在经济危机给各经济体带来封闭与孤立的“情绪”,习近平主席借博鳌亚洲论坛之机,高屋建瓴地向基于市场经济逻辑的经济全球化趋势给予肯定与支持。这其中,包含着中国崛起的三方面经验,也代表了世界经济健康发展的三大方向。
首先,习近平主席向世界展示,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解决问题的方式,也是解放社会生产力的实践路径。
40年前,改革开放带来的制度创新历史性改变了泱泱大国的发展进程。1978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占全球1.8%,当时的中国是一个极其贫穷的国家。如今中国是全球的第二大经济体,经济总量占到全球14.8%。它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习近平主席当天强调,改革开放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在这场变革中,中国人民勇于自我革命、自我创新,不断革除阻碍发展的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这对于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的新一轮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来说,无疑是一份值得借鉴的“中国方案”,同时,习近平主席也在告诉世人,改革开放是一条已被验证过了顺应历史潮流和经济发展规律的成功之路。“天行有常”,“应之以治则吉”。
当前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势必会造成各国间的孤立与封闭,这恰恰与中国改革开放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路径背道而驰。在这样的特殊时刻,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发出了时代之声,也是世界各国对中国的期待。
其次,习主席的演讲告诉人们,开放曾是中国向世界学到的一条最为宝贵的发展原则,如今,它还将是世界经济驱散危机阴霾的“一盏明灯”。
开放,从本质上说是人们以市场的逻辑与规则从事经济行为的最佳状态,同时也是市场经济得以发展的保障。从40年前的改革开放,到中国加入WTO,再到中国获得越来越多国家认可的市场经济地位,开放成为中国经济繁荣发展,并拥抱和助推全球经济的一条“纵贯线”。今天,有的国家妄自尊大,企图让开放这条市场经济准则失效。其结果或许能够带来一时一地的好处,但长期来看却是饮鸩止渴,不但于本国无益,对全球经济也是为祸不浅。
对于中国来说,从上世纪50年代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今天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都强调同舟共济、合作共赢,中国所展现出的开放,是基于市场逻辑与原则框架内的和平发展路径,这既不是零和博弈,也不是闭关锁国的单边主义,而是共同打造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的“世界方案”。
因而,习近平主席的讲话重申了开放与市场的对应关系,强调了世界各国几十年来共同订立的贸易行为准则的重大价值。从市场的逻辑出发,中国发展不仅对自己有利更是整个世界经济的巨大助力和福利。
最后,当中国改革开放迎来40周年之时,习主席提出了中国再出发的时代新使命。时至今天,市场经济已经植根中国。从金融证券的开放,再到知识产权以及专利保护,再到降低关税,习近平主席宣布推出多项有标志意义的举措,其实是在向世界展示,中国坚定维护开放市场与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决心与态度,将13亿多人口的这个全球最大市场,向世界敞开大门,体现了中国的大国担当。
(张榕博 CCG特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