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5月2日消息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200年前在德国最古老的城市特利尔,人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刚刚出生的犹太男孩将如何影响和改变世界历史的进程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200年后的今天,我们仍然身处由马克思打开的历史空间中,继续聆听他的言说与奥义。
马克思主义,200年来始终位于人类真理和道义的高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灵魂。”毫不妥协的批判的辩证法的精神,毫不动摇的坚定的人民情怀,毫不怯弱的实践第一的理论品格和毫不放弃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构成马克思的精神遗产,跨越时空。
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中国之声推出特别节目《提问马克思》,邀请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哲学院院长、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郝立新;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艾四林;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吴晓明;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佘双好,共同聚首,深刻作答。
卡尔·马克思生于德国、葬于英国,他曾经自称是“世界公民”,因为他曾经被许多国家驱逐、到处流亡。他的理论和学说照进了全世界革命的现实,从法国到苏联再到中国。怎么形容马克思?究竟是经济学家、政治家、哲学家还是革命理论家?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吴晓明
王娴:请四位院长来随机抽取卡片,要念出一句马克思当年说过的话,从吴院长开始。
吴晓明:“一步实际运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
王娴:这是一封书信的片段,来自马克思致白拉克的信件,白拉克是谁?
吴晓明:白拉克是当时社会民主党的一位工人运动领导人,当时德国社会民主党在理论上可能有一些偏差,马克思有一些批评意见,特别是认为他们在工人运动的过程当中,一种偏差是只关注实际运动,而对于理论缺乏理解;另外一种是只空谈理论,甚至有些理论也存在很多问题。
王娴:吴院长这样一番解释,相信很多人也会加深了对这个问题的理解。这次请佘院长来抽。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佘双好
佘双好:“一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会非常胆壮起来。只要有10%的利润,它就会到处被人使用;有20%就会活泼起来;有50%就会引起积极的冒险;有100%就会使人不顾一切法律;有300%就会使人不怕犯罪,甚至不怕绞首的危险。”
王娴:这真是马克思说的吗?
佘双好:这是马克思在《资本论》描写资本的特性的时候引的这样一段话。马克思没有利用他自己的研究的经济学为个人赚得收入,而是为人类的解放事业、为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探究真理。
王娴:为全人类算了一本经济账。这次请郝院长来抽。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哲学院院长、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郝立新
郝立新:“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王娴:这是政治课本上最经常出现的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句话。
郝立新:对,这句话本身是一个中国式的表达。观点从古希腊思想就已经开始,马克思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特别是他的矛盾的思想。后来列宁对这个观点做了发挥,认为矛盾也就是对立统一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毛泽东就根据中国人表达的风格,认为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思想是唯物辩证法的精髓,但是根据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的思想来表达的。
王娴:这次请艾院长来抽。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艾四林
艾四林:“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
王娴:这句话的出处是哪里?
艾四林:来自《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恩格斯为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写的一个纲领性文献。这句话实际上是表明了共产党人的初心。无产阶级解放和人类自身的解放是同一个运动的进程。
王娴:这四句话从不同层面给大家打下了一个基础。马克思的一生不容易,他家庭穷困,痛失子女、伴侣病逝,在家庭之外又经历了反复的驱逐和流放,他的出版物当时被审查、被查封。可能任何一项对普通人来说,都会造成巨大的打击。艾院长,帮我们再补充两句。
艾四林:他的一生确实非常坎坷。但马克思始终秉持他在中学语文答卷里面所提出的自己毕生所追求的理想,选择最能为人类谋幸福的职业,一旦确定,矢志不渝。这是马克思留给我们,特别是青年学生的精神遗产。
王娴:在座的其他三位院长也帮我们做一个补充,在经历了对马克思、马克思主义这么多年的研究之后,现在如果让你们来总结马克思主义你们最喜欢的部分是什么?
吴晓明:马克思的学说最简单最基本的结论是,现代文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在特定的历史的前提下,逐渐发展起来、成长起来的。因此他也一定是在特定的历史限度上会走向衰落,并且由更高的新的文明类型来取代。这是马克思思想理论最核心的部分。现代文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它是一种历史的事物,意味着有它的出生、成长,有它的鼎盛时期,也有它的衰老和死亡。马克思的这个原理毫无疑问是对的。
王娴:吴院长阐释的是关于规律性的结论,郝院长帮我们也做一个分享。
郝立新:我最欣赏的马克思的话里面有两句,其中一句现在刻在马克思墓碑上,这句话就是:以往的哲学家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里凸显的观点就是实践的观点。实践的观点是贯穿马克思的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基本的观点,这也是他超越旧唯物主义、超越唯心主义的一个根本的观点。第二句话在《共产党宣言》里面:代替阶级对立的这个旧的社会的将是一个由自由人构成的联合体,这是一切人自由的前提和条件。这句话就充满了马克思的人民情怀、人类情怀。我们今天之所以要批判、改造资本主义社会,是为了未来建立起共产主义社会。
王娴:郝院长又是两句金句,那佘院长?
佘双好:我们以前哲学主要是从抽象的观点来解释人类社会的发展,马克思把它还原到唯物辩证的方法来观察世界,观察社会。这是他怎么从人们司空见惯的社会现象发现资本主义社会和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规律,既跳出了传统的唯物主义的局限,也跳出了唯心主义仅仅从观念思辨的这个角度来看待社会现象的局限。他观察世界、观察社会的方法值得我们作为社会科学研究者很好地学习和思考。
王娴:佘院长从方法论的角度开启的是另外一个维度。
《提问马克思》特别节目的第一篇章“马克思是谁”,这个问题可能大家听起来会特别简单,但是通过四位院长的解释,大家感觉到马克思对现世的影响,对未来整个社会历史进程的影响可能不止于现在,也不止于这一场节目短短的讨论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