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栋: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质和品格

作者:国防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徐志栋 来源:经济日报
2018-05-31 10:15:30

“马克思的思想理论源于那个时代又超越了那个时代,既是那个时代精神的精华又是整个人类精神的精华。”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何以在世界上得到广泛传播,对人类产生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至今依然是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思想体系和话语体系的深刻阐释。

尽管我们所处的时代同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马克思主义因其鲜明的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和开放性,使其具有了超越时空的科学属性、理论品格、实践意义和时代价值。

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检验,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贯彻,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彰显。新时代,我们仍然要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质和品格,努力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不断从中汲取科学智慧和理论力量。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世界的物质性和真理的客观性,力求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如实地认识世界;力求全面地认识客观事物,并透过现象深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马克思主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来解释人类历史的发展变化,把生产力作为推动社会前进最活跃、最革命、最根本的力量,科学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揭示了人类社会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然趋势,为人类的解放科学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奋斗的道路。

当今世界资本主义所固有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并没有因为西方国家经济、科技的发展而有本质的改变,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充分印证了这一点。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成功,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意义,对世界社会主义的意义,都是十分重大的。如果说社会主义历经高潮与低潮、成功与挫折的历程,是一部气势恢宏、跌宕起伏的交响乐,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这部交响乐的华彩乐章。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实现共产主义是伟大而又艰巨的事业,是由一个一个阶段性目标逐步达成的历史过程。我们要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统一起来、同我们正在做的事情统一起来,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脚踏实地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为人类求解放”,“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马克思主义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原理出发,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无产阶级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人类历史上,尽管有种种同情、关注人民群众的思潮和学说,但从来没有一种理论像马克思主义这样,具有如此鲜明的政治立场。它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以科学的理论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了方向。这是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不可遏制的吸引力,具有跨越国度、跨越时代的影响力的根本原因。

社会主义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事业。90多年来,我们党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始终把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全部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始终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强调“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这是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坚守人民立场的思想、尊重历史规律的必然选择,也体现了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自觉担当。

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是马克思的一句名言。实践的观点、生活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把理论和实践贯通起来,为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

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以来,极大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不仅深刻改变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和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团结带领人民经过长期奋斗,使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当前,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改革发展稳定任务重等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要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运用科学理论指导我们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化解重大矛盾、解决重大问题的能力,把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蕴含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运用到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中去,不断谱写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

在人类思想史上,就科学性、真理性、影响力、传播面而言,没有一种思想理论能达到马克思主义的高度,也没有一种学说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世界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影响。这与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息息相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他们的后继者们不断根据时代、实践、认识发展而发展的历史,是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丰富自己的历史”。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关注和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课题,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奥妙所在。

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必须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锲而不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使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进入新时代,面对前所未有的风险考验,中国共产党人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飞跃,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中国的原创性贡献。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其中蕴含着理论创新的巨大动力、潜力和活力。我们要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品格,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使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