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构建人类共同体为目标的汉语国际传播的原则和策略

作者:延晶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8-11-18 10:05:00

汉语国际传播主要通过汉语国际教育得以实现。广义上讲,汉语国际教育指世界范围内的汉语教学,包括汉语语言教育与文化教育。汉语国际传播在促进世界各国交流,加强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合作,推动经济共同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各国开始重视汉语学习。据孔子学院2017年度报告,全球146个国家建立了525个孔子学院和1113个孔子课堂。根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有来自200多个国家的近50万留学生来华学习。这充分说明汉语国际教育的范围越来越广,在世界范围内受到的关注越来越多,但与此同时也遭到了一些非议,甚至被冠以“文化侵略”的标签。这不仅影响了中国的形象,阻碍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合作,更不利于人类的共同发展。因此,不少学者开始重新诠释汉语国际教育的内涵与目的,并提出新的定位—“构建人类共同体”。人类的命运是互相依存的,要想维持世界和平和共同进步,就需要加强各国、各种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而语言与文化的传播正是为了减少沟通障碍,提高沟通效率,能为人类共同繁荣起到积极作用。基于这一定位,笔者认为汉语国际教育需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首先,汉语国际教育应以配合接纳国的语言政策与语言规划为前提。各个国家会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语言政策与语言规划。这些政策会规定语言的社会地位、功能以及标准,从而服务于各个国家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因此,在不同国家,汉语教育的定位、对象和实施情况不尽相同。一些国家将汉语学习作为国民教育体系中的一部分,是升学考试的科目之一,例如新加坡、马来西亚。在这些国家,汉语教学的对象通常是华裔,教学目标除了培养交际能力以外,还承载着传承华族文化的任务。这些国家通常有完善的教学系统,包括本土的教材、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在另外一些国家,汉语作为选修课,只在部分学校开展,并非是国民教育的一部分。汉语教学对象通常是本土居民,非华裔。他们的汉语教学以培养语言交际能力为目的,文化教育是为了辅助交际能力的培养,没有传承文化的任务。这些国家可能还没有发展出完善的教学体系。作为传播国,为了开展有效的汉语教育,需在了解接纳国的语言政策的基础上,制定有效的协助方案。

其次,汉语国际传播应处理好中国文化与其他国家文化之间的关系。文化的形成受到政治、经济、宗教、历史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文化是独特的、多样的。以一种文化的视角去解释或评价另一种文化都是不合理的。“传播”的本意是指人与人或群体之间借助于语言和非语言符号,直接或间接地传递信息,因此传播这一过程是中性的,一不带强制性,二不带有任何利益。文化的传播绝非是文化侵略,或用一种文化代替另外一种文化。文化传播应以尊重其他国家的本土文化为前提,旨在提升双方的文化意识。因此,汉语国际教育中的文化传播首先要求传播国和接纳国者认识到文化的多样性,传播国需了解接纳国的本土文化,考虑两国文化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进而从地理、历史、经济、宗教等多维角度去理解两种文化形成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以接纳国能够接受的方式宣传中国文化,进而增进文化之间的交流。

再次,汉语国际教育中的文化教育应以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为目的。语言与文化是一体两面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虽然两者不可分割,但有主次之分。汉语国际传播应以语言教育为主,文化教育是隐性的、潜移默化的,内容视接纳国需求而定。以语言教育为主是指汉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汉语交际能力。教材的开发与编写应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例如语法结构的编排应从易到难,情境的设置应考虑语言形式的复现率,教学应关注汉语与学习者母语之间的类型差异,阅读篇章应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方法应以交际法为主,在真实互动的情境中引导学生用汉语与他人沟通、交换信息、完成真实的任务,同时配合其它教学法加强语言形式的学习。文化的学习是为了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而不是以灌输中国文化为主要目的。教学应以容易导致沟通误会的观念差异作为教学重点。例如中国人在寒暄的过程中会问及对方的个人情况、家庭情况和职业,而西方国家将这些视为隐私,不能随便询问。若是不了解,被问及时,汉语学习者可能觉得被冒犯,并不知这其实是中国人结交朋友的一种方式。汉语国际教育应处理好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以上是为了使汉语国际教育能实现构建人类共同体所提出的原则,要落到实处,最重要的是加强传播国与接纳国的合作,在双方商议中确定中国在接纳国的汉语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在已有完善的汉语教学体系的国家,如新加坡、马来西亚,传播国可能只需要扮演辅助的角色。但在汉语教育刚兴起的国家,传播国可根据对方需要帮助建立汉语教育体系。首先,两国可共同商讨汉语教学的内容与方式,包括选择语言内容与文化内容,设定教学目标,编写教材,设计教学活动等。教材可根据需要进行不同程度的区域化,甚至融入接纳国的本土文化元素。目前一些国家的汉语教材注重中国的本土文化,另外一些国家的教材则多以接纳国的环境作为背景。虽然不少学者对此有争论,笔者认为区域化的程度可通过双边讨论决定,并不需要用同一个标准约束所有国家的教材编写,这有利于汉语在接纳国的推广。其次,在师资培训方面,传播国可协助接纳国建立本土汉语教师队伍。除了向外输送本国汉语教师,中国作为传播国可培训接纳国的本土汉语教师。这些教师可以来中国进行短期的学习,或传播国可外派专家到接纳国进行培训。本土的汉语教师作为接受了两种语言与文化教育的双语者,能更好地处理本土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关系,进而更有效地进行汉语传播。最后,鼓励接纳国开展中国汉语教师的在地化培训。一些国家有足够的汉语师资,有完善的教材,同时已经发展出了较为系统的汉语教学模式,能开展中国教师的在地化培训,帮助中国教师更好地了解接纳国的国情与文化,使他们的教学能够更加符合学生的需求。

汉语国际传播需根据以上原则和策略,与时俱进调整内容和方法,才能提高汉语国际传播的效能,消除误会与偏见,促进汉语国际传播的可持续性发展,进而达到构建人类共同体的最终目标。

(延晶讲师 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华文教研中心)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