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海外观察

卡塔尔学者:全球安全倡议为中东和平贡献中国方案

卡塔尔大学国际关系学系教授凯尔·迪巴特3月16日在《中国日报》撰文称,中国领导人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展现了中国对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担当。2023-03-18 13:49

美国专家:硅谷银行破产谁来买单?

美国硅谷银行近日破产关闭,这是美国史上第二大银行倒闭案。此事对美国民众造成极大影响,美联储难辞其咎。2023-03-17 17:02

创新应对老龄化

得益于医学和科技进步,全世界尤其是发达国家的死亡率下降。与此同时,抚养孩子的社会经济成本增加。这就导致出生率骤降,人口老龄化加剧。2023-03-17 09:52

美国业界人士:敲打中国不符合美国国家利益

美国亚洲问题专家近日在一场网络研讨会上表示,美国政府遏制中国发展与增长的政策面临挑战,敲打中国最终只会损害美国自身利益。2023-03-14 16:25

巴基斯坦专家:中国疫情防控成绩不容否定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中国有能力应对任何紧急情况,包括新冠疫情。近年来,中国一直是全球增长最快的主要经济体,甚至可能在经济规模上超过美国。这或许就是美西方不顾一切阻止中国和平崛起的真正原因。2023-03-14 09:58

美国专家:中国提升治理能力增进民生福祉

此次机构改革是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征程上的第一次重大体制变革,也是未来五年及更远一段时间中国发展行稳致远的制度保障,最终目的是更好地为中国人民服务。2023-03-14 09:50

美国专家看两会:中国式民主的生动实践

文章分析称,在实践中探索与完善全过程人民民主至关重要。中国的民主不是一个口号,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民主制度设计了各种反馈和互动机制,特别是体现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2023-03-13 10:46

外国专家看两会:彰显全过程人民民主优势

两会生动展现了中国的法治以及全过程人民民主,彰显了中国政府在促进社会和经济均衡发展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2023-03-11 10:57

美籍作家看中国外交: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树立榜样

美籍作家马意骏3月7日在中国日报网撰文称,世界若要谋求发展、繁荣与和平,需要学习中国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方案。2023-03-09 15:22

美国经贸专家:中国经济预计将实现强劲增长

全国两会获得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今年的预期发展目标更是引发热议。美国中美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苏拉布·古普塔近日在接受《中国日报》采访时表示,今年中国经济有望实现强劲增长。2023-03-08 15:12

国际社会热议中国两会:彰显扩大对外开放的决心

外国专家学者在接受《中国日报》采访时指出,政府工作报告表明中国正在稳步推进对外开放政策,其各项发展倡议将继续惠及本国乃至世界其他地区。2023-03-07 16:57

摩根士丹利亚洲首席经济学家:中国经济有力复苏,可抵御通胀压力

3月5日,摩根士丹利亚洲首席经济学家陈艾亚(Chetan Ahya)在《中国日报》撰文指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设定了全年GDP增长5%的目标,而摩根士丹利的预期更为乐观,预计GDP增速将达到5.7%。同时,再通胀将会相当温和,总体会维持在低于3%的央行舒适区间内。2023-03-07 14:26

渣打银行经济学家:政府工作报告释放稳增长积极信号

渣打银行高级经济学家丁爽3月6日在《中国日报》撰文称,政府工作报告强调稳增长,这与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基调是一致的。2023-03-07 08:53

美国专家:中国式民主一切为了人民

中国的治理体系之所以能大有作为,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齐心协力为人民和国家服务。2023-03-05 10:50

马来西亚前驻华大使:中国智慧持续为全球发展添动能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以实实在在的行动与共建国家在多个领域开展合作,同各方分享交流中国智慧、中国技术、中国方案,与共建国家和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展现着中国的大国担当与责任。2023-03-03 11:21

阿尔巴尼亚专家: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发展贡献中国方案

立足于对时代和历史的真知灼见,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另一种现代化视角,为发展中国家开辟了新路径,并就构建更加人性化的国内和国际格局贡献了中国方案。2023-03-02 16:09

外国专家:2023年两会承前启后意义非凡

2023年全国两会即将召开,国际社会对此高度关注。人类命运共同体巴基斯坦研究中心副主任玛丽亚姆·拉扎2月27日在中国日报网撰文称,这是继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的又一重大活动,其国际影响力也进一步彰显了中国在全球范围内的软实力。2023-03-01 15:14

葡萄牙专家谈中国式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关注中国历史与文明的西方观察者往往想知道中国如何维护人民利益,并促进复苏、创新及社会经济发展。事实上,中国的发展立足于推动以下各个领域可持续发展的诸多举措。2023-03-01 13:36

斯里兰卡学者:全球发展倡议理念彰显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

斯里兰卡一带一路智库主席玛雅·玛筑仁(Maya Majueran)在中国日报撰文指出,当前全球通胀高企,食品和能源价格上涨,疫情及俄乌冲突对全球供应链的影响持续存在,中国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2023-03-01 09:44

外籍学者谈“间谍飞艇”:美国借题发挥挑起民粹怒火

中美都不是小国,而是全球领导者,它们的一举一动都被其他主权国家视为行为规范。因此,中美进行负责任的竞争,避免局势升级,才最符合两国乃至国际社会利益。2023-02-27 13:47

外国专家:美国炒作“间谍气球”或适得其反

印度尼赫鲁大学外交学教授斯瓦兰·辛格指出,一段时间以来,美国疯狂炒作“间谍气球”,此举可能适得其反,最终只能自食其果。2023-02-23 09:41

外国专家:“间谍气球”让美国险恶用心暴露无遗

在“战狼外交”、“债务陷阱”、“新殖民主义”等论调多次碰壁后,美国及其盟友急于给中国扣上一顶新帽子,这一次他们选择恶意炒作“间谍气球”。2023-02-22 16:47

外国专家:美国给俄乌冲突火上浇油意欲何为?

亚美尼亚政治经济战略研究中心主任本雅明·波戈相2月20日在《中国日报》撰文称,美国为一己私利给俄乌冲突火上浇油,与中国所展现的大国担当形成鲜明对比。2023-02-20 17:21

外国专家:谁有动机炸毁“北溪”管道?

俄罗斯美国政治问题分析师安德鲁·科里博克指出,俄罗斯没有理由也没有办法不留痕迹地炸毁“北溪”天然气管道,真正有此动机的是美国。2023-02-20 10:23

英国专家:美国炒作“间谍气球”意在制造“威胁”

精心策划的戏剧性事件以及散布恐慌是美国霸权主义外交政策的重点。美国以这类恐慌为筹码,夸大意识形态对抗风险,将每一个外交政策问题渲染成生死存亡时刻的决定。2023-02-20 09:50

国际社会:对中国游客和投资者翘首以盼

中国近期优化疫情防控政策,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世界多国对中国游客和投资者翘首以盼,中国优化防疫政策将提振国际旅游业、促进全球经济发展。2023-02-13 14:41

柬中铁杆友谊堪称典范

为庆祝建交65周年,柬埔寨与中国将2023年确定为“柬中友好年”。这65年里,两国结下牢不可破的铁杆友谊,共同经历风风雨雨,克服千难万险。2023-02-10 16:52

美国行业专家:美滥用出口管制措施贻害无穷

一段时间以来,美国滥用出口管制措施,限制半导体相关物项对华出口。美国行业专家近日指出,此举给中国造成的影响只是暂时的,最终可能会促使中国自主研发出相关技术,同时导致美国竞争优势被削弱。2023-02-08 17:01

美国业界人士:中国对美国腹地经济至关重要

美国腹地中国协会会长鲍勃·霍顿指出,与中国的贸易往来为我们的城市乃至整个地区带来巨大机遇。2023-02-06 17:14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中文 |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