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专家解读

新华网评:在大势大局中把握和发展中朝关系

应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朝鲜劳动党委员长、国务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恩于3月25日至28日对我国进行非正式访问。毫无疑问,此次访问将推动两党两国关系在新的历史时期迈上新的台阶,为推动本地区和平、稳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2018-04-02 10:57

新华网评:传承发扬中朝传统友谊

应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朝鲜劳动党委员长、国务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恩3月25日至28日对中国进行非正式访问。访问期间,双方一致强调,要把中朝传统友谊不断传承下去,发展得更好。

2018-04-02 10:57

新华网评:维护、巩固、发展中朝关系的重大战略安排

在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美好时节,习近平总书记同首次访问中国的金正恩委员长就发展中朝两党两国关系、维护朝鲜半岛和平稳定进行了坦诚友好的会谈,并从战略高度提出了维护好、巩固好、发展好中朝关系的四点重要主张:一是继续发挥高层交往的引领作用,二是充分用好战略沟通的传统法宝,三是积极促进和平发展,四是夯实中朝友好的民意基础。这是基于历史和现实、立足于国家地区格局和中朝关系大局的重大战略安排。

2018-04-02 10:57

新华网评:中朝传统友谊是不可撼动的

应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朝鲜劳动党委员长、国务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恩于3月25日至28日对中国进行非正式访问。这次访问时机特殊、意义重大,是继承发展中朝友好关系的“重大契机”。

2018-04-02 10:57

新华网评:“走亲戚”的定位意味深长

3月25日至28日,应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朝鲜劳动党委员长、国务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恩对我国进行非正式访问。在会谈中,习近平指出,中朝几代领导人一直保持着密切交往,像走亲戚一样常来常往。

2018-04-02 10:57

新华网评:共同致力于实现半岛无核化

应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朝鲜劳动党委员长、国务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恩于3月25日至28日对中国进行非正式访问。两国领导人一致表示,要致力于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努力维护半岛和平稳定,通过对话协商解决问题。

2018-04-02 10:57

新华网评:“中国坚持”推动解决朝鲜半岛问题

应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朝鲜劳动党委员长、国务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恩3月25日至28日对中国进行非正式访问。两国领导人一致表示,要致力于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努力维护半岛和平稳定,通过对话协商解决问题。这正是中国为推动半岛问题解决始终坚持的立场。

2018-04-02 10:57

新华网评:中国在半岛问题上一直发挥着建设性作用

20天前,当特朗普表示要同金正恩会晤的时候,有人担心或质疑中国在半岛问题上“被甩开”或“被边缘化”了。

2018-04-02 10:57

新华网评:推动中朝关系长期健康稳定发展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美好时节,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朝鲜劳动党委员长、国务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恩举行了一次时机特殊、意义重大的历史性会晤。这是中朝传统友好合作关系在新时代得以继承和发展的生动写照。

2018-04-02 10:57

新华网评:不断增进中朝两国人民福祉

国家利益的立足点是人民的福祉,成功的外交政策必然是对人民有益的。

2018-04-02 10:57

组建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机构保障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国家总体战略布局之中,并要求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2018-03-28 13:26

新时代开启法院执行工作新局面

谈到五年以来全国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取得了重大进展,各级法院共受理执行案件2224.6万件,执结2100万件,执行到位金额7万亿元,同比分别上升82.4%、74.4%和164.1%。这些成绩令人振奋,让人不禁感觉到新时代法院执行工作的新局面已经到来。2018-03-12 11:28

时报看两会丨吕薇:以人民为中心和创新驱动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京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2018-03-08 23:36

郗戈:《共产党宣言》的世界历史理论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内容摘要:《共产党宣言》的世界历史理论中关于早期全球化的认识和预言日益彰显其当代生命力与鲜活阐释力。《共产党宣言》的世界历史理论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在历史和逻辑两个层面上都具有深刻统一性。2018-02-27 22:10

【专家谈】修改宪法是时代之需、民心所向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治国理政的重大举措,是依宪执政、依宪治国的重要成果。2018-02-27 19:59

【专家谈】与时俱进,着力推进宪法发展与实施

时代在发展,世界在变化,我国的客观实际情况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党中央适时提出宪法修改建议,把党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有力宪法保障,具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2018-02-27 19:59

【专家谈】狗年春晚,家国情怀让“年味”更香醇

开门办春晚、开放办春晚、创新办春晚,无论是歌舞、小品、相声,还是戏曲、武术、魔术、杂技,央视狗年春晚都渲染了全民大联欢、普天同喜庆的基色。《龙的传人》、《赞赞新时代》等节目也能够唤起人们热爱生活、热爱国家的初心,在新时代征程中书写壮丽的逐梦篇章。2018-02-16 11:02

低成本高安全,中国社会治理引来世界赞誉

安全与保障,是人们最基础的生活需求。不久前,“中国有多安全”成为某全球知名网络问答社区的焦点话题,网友点赞最多的一条留言是“非常非常安全”。事实上,中国社会安定有序,人民安居乐业,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更有西方学者将社会大局稳定与经济高速发展并称为中国向世界展示的两大奇迹。2018-02-10 09:55

中国“飞天”,为人类造福

这些天,新闻媒体的广泛报道,让中国航天员这个英雄群体的先进事迹再次传遍大江南北。2018-02-09 13:48

中央一号文件:在希望的田野上实现新宏图

2月4日,中国农历立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今年一号文件有其突出特点:在落实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起首之年,文件规划出乡村振兴战略30年的战略宏图,提出一系列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规划计划,目标任务催人奋进,四梁八柱架构精当,战略安排蹄疾步稳,立足新时代“三农”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集结号、路线图和时间表,把振兴乡村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2018-02-08 09:06

【理上网来·辉煌十九大】中央一号文件发出强农惠农富农的时代最强音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新春来临之际,《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播发,这是中央连续十五年将一号文件锁定在“三农”问题。2018-02-07 08:41

【理上网来·辉煌十九大】中央一号文件拉开乡村振兴序幕 影响深远的历史性时刻就此开启

一年一度的中央一号文件总能引发广泛关注,而2018年的一号文件更加不同寻常。与往年一号文件重点安排当年的“三农”工作不同,2018年的一号文件将开启对中国今后发展影响深远的大战略——那就是乡村振兴。2018-02-06 10:44

【理上网来·辉煌十九大】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为世界经济发展贡献中国方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提出了“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一经济建设的系统化部署,并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进一步强调,深刻认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重要性,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焕发新活力、迈上新台阶。2018-02-06 08:35

高质量发展要求淡化GDP情结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其基本特征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一变化将带来发展模式、衡量指标、动能转换等一系列深刻的变化。2018-01-29 16:50

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服务我国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战略目标,并提出了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施乡村战略等6项战略任务。2018-01-23 16:58

【经济实说·专家谈】2017经济数据好于预期 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据初步核算,中国2017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82712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9%。按年初计划,GDP增长目标在6.5%左右,并在实际中争取更好结果。总体看来,中国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好于预期。2018-01-19 18:57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中文 |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