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专家解读

三中全会前瞻| 贸发会议资深经济学家梁国勇:应对国内外多重挑战,推动中国经济转型

近日,联合国贸发会议资深经济学家梁国勇在接受中国日报网专访时表示,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中国经济面临着发展阶段跨越期、大国竞争加剧期、经贸摩擦高发期和疫情冲击恢复期的多重挑战,持续推进改革开放事业关键要进一步发挥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优势,对内提高灵活性,对外增强兼容性。2024-07-09 10:00

上海合作组织是践行新型国际关系的良好示范

在国际局势发生急剧变化的背景下,面对来自地区内外的严峻挑战,成员国加强各个领域的全方位合作,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积极的作用,朝着构建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的目标稳步迈进。2024-07-01 15:19

欧盟对华发动关税战将严重恶化中欧经贸关系

市场竞争力靠保护是保护不出来的。欧盟筑起贸易壁垒只会令全球电动汽车更趋昂贵,拖拽全球向电动汽车转变的步伐,冲击并减损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同时,贸易战也将改变全球贸易体系,扰乱全球电动汽车供应链,并影响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创新与合作。2024-06-25 12:04

提高农业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当前,气候变化已对中国农业产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随着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对我国粮食安全威胁的不断加大,亟需进一步提升农业应对气候变化能力。2024-06-24 16:53

以公平竞争、开放合作增强全球发展动力

人类需要保护绿色,不需要绿色保护主义。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促进各方共赢的最优解是公平竞争、开放合作,保护主义只会让全球绿色转型走入死胡同2024-06-23 09:27

造成今年广东降水异常的成因是什么?专家解读→

据广东省气候中心决策服务首席伍红雨介绍,今年是厄尔尼诺事件次年,且印度洋海温异常偏暖,两者叠加导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西偏强,华南地区上空位于副高西侧,有利于西太平洋水汽和孟加拉湾北部水汽持续向华南地区输送,高原槽和南支槽活跃,导致华南强降水过程频繁且降水持续时间偏长。同时气温偏高,大气含水量丰富、不稳定能量高,导致广东入汛以来降水异常偏多、降水强度大。2024-06-21 08:36

全球高温频发,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刻不容缓

当前的气候变化是工业化以来长期历史累积的结果,高温热浪是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给出警示和挑战,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刻不容缓。2024-06-20 12:07

传承文化基因 营造良好家风

开展家风故事接力宣讲,以“最美家风”浸润千家万户;开设儿童心理健康家长直播课,为家庭教育提供科学指导;举办运动健身等交友联谊活动,让文明健康婚育新风更加深入人心……2024-06-13 12:56

加强纪律教育 夯实纪律保障

在新征程,加强党的纪律教育对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具有重要意义以及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夯实坚强纪律保障。2024-06-12 15:49

权威专家独家解读党纪新变化

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是全面从严治党实践的重要创新成果,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有何变化?本期邀请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的建设教研部副主任、教授祝灵君解读。2024-06-06 14:30

让我们的文化基因代代相传

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载于浩如烟海的经典著作、各种各样的文化遗产、遍布全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中,更活在我们的人民、我们的生活、我们的乡土、我们的语言、我们的风习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努力从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形成和积累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延续文化基因,萃取思想精华,展现精神魅力。”我们要深刻把握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深刻体会古老文化的生命力,让我们的文化基因代代相传。2024-06-05 10:04

把准党纪学习教育的三组“逻辑关系”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通知》。通知指出,为深入学习贯彻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经党中央同意,自2024年4月至7月,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当聆听“冲锋号”、展现“冲锋姿”,始终把准三组“逻辑关系”,用党规党纪校正思想和行动,不断激发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2024-04-15 13:43

“三个尊重”是中国对阿富汗问题立场的关键

4月12日,中国外交部发布《关于阿富汗问题的中国立场》(以下简称《立场》)。从短线看,过去20年,美国全方位干涉阿富汗内部事务,主导政治、经济和安全等各领域的重建,同样没能解决阿富汗问题。2023-04-16 09:25

新马两国总理接踵访华 中国东盟深化合作开启新征程

3月27日至4月1日,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进行了长达6天的访华之旅,行程涉及广州、博鳌和北京三地,包括参观广州高新技术企业、出席博鳌论坛年会并发表演讲、与中国领导人会晤等重要议程。3月29日至4月1日,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来华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对中国进行了正式访问。新、马两国总理接踵访华,向外界释放了加强对华关系、深化与中国合作的积极信号,不仅翻开了中新关系、中马关系的新篇章,而且在地区层面对于中国东盟关系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2023-04-03 14:02

日本外相访华 中日关系能否克难前行?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美战略竞争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俄乌冲突给世界局势带来更大不确定性,全球经济复苏仍然存在较大挑战。伴随全球政治、经济与安全格局的加速调整与变革,中日两国面临的课题愈加错综复杂。在此背景下,日本外相时隔三年,于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5周年之际再度访华,或将成为中日关系发展的新契机。但由于历史、现实等诸多因素复杂交错,中日关系的未来到底何去何从?2023-04-03 14:01

习近平主席访俄意义重大影响非凡

习近平主席于本月20-22日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他再次当选国家主席之后的首次出访,是两国元首引领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重大标志。2023-03-23 09:16

王恩东:把握“时”与“势” 以计算产业升级促数字经济发展

当前,人类已经进入数字化、智能化时代,全球经济同数字技术深度融合,信息技术已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近年来,国家出台一系列支持计算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快构建算力、算法、数据、应用资源协同的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2022-08-03 10:20

王一鸣: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面向未来,要把握数字经济发展新趋势、新动向,在制造业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业互联网建设等领域取得新突破,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也要看到,我国数字经济发展仍不平衡不充分,制造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和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仍然滞后。2022-08-01 09:15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中文 |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