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频道 > 要闻

习近平主持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强调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弘扬企业家精神 推动企业发挥更大作用实现更大发展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7月21日下午在京主持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要千方百计把市场主体保护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弘扬企业家精神,推动企业发挥更大作用实现更大发展,为经济发展积蓄基本力量。2020-07-21 20:02

美媒:蓬佩奥不当行为频遭举报

美国国务卿蓬佩奥曾涉嫌私事公办、打击报复相关调查人员等多项丑闻。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20日报道,美国国务院内部人员曾举报蓬佩奥一系列“可疑行为”,而相关的一份四页举报文件则被严重遮挡。2020-07-21 20:02

贵州:守住两条底线 培植后发优势

经过艰苦卓绝的持续奋斗,贵州脱贫攻坚连战连捷,贫困人口由2012年的923万减少到30.8万,每年减贫超过100万,贫困发生率从26.8%降至0.85%,57个贫困县脱贫摘帽,全国贫困人口最多的省份成了减贫人数最多的省份。2018年、2019年贵州农业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6.8%、5.7%,连续两年位居全国前列,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6%、9.7%,突破1万元大关。2020-07-21 20:01

浙江:“点穴式”精准帮扶助企业渡难关

最近,在浙江省湖州市长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基地里呈现一派忙碌施工景象。出台提振消费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实施意见……  与此同时,浙江各地也密集推出政策组合拳,利好政策接踵而至,助力企业共渡难关。2020-07-21 19:59

“一分一厘”背后有深情:资金投入为决胜脱贫攻坚筑牢后盾

脱贫工作艰苦卓绝,经历战疫大考,如何防止因疫致贫或返贫,完成剩余贫困人口脱贫任务,又成为一张新的答卷。脱贫攻坚战进入后半程,面对“加试题”和“硬骨头”,资金不断倾斜助力,向决战决胜的“坚中之坚”发起进攻。2020-07-21 19:59

孙景慧:用满身“泥土味” 筑牢干群“鱼水情”

新时代应急人好样子丨孙景慧:用满身“泥土味” 筑牢干群“鱼水情”  孙景慧,山西省地震局防震减灾宣传教育中心主任,也是该局驻山西省忻州市五寨县杏岭子乡扶贫工作队队长。2020-07-21 19:56

国际时评 | 英国“随美起舞”得不偿失

英国外交大臣拉布20日在议会下院宣布,英方将立即、无期限地暂停与香港引渡协定,并禁止向香港出口有关武器。倘若英国真如首相约翰逊所言,希望香港在“一国两制”下取得成功,那就少一些干涉中国内政的“小动作”,多一点对香港支持的“大国范”。2020-07-21 19:44

转发周知!7种获取电子客票座位号的方式

告别纸质车票 刷身份证秒速进站的同时 莫着急,莫慌张 方 式 一 官方手机APP 2020-07-21 19:41

以工代赈助力脱贫攻坚的“发改实践”

“用人工,则贫民自食其力,以工代赈,莫便於斯;用机器,则夺小民之利矣。“通过实施以工代赈,预计将吸纳约30万受疫情影响滞留农村的贫困劳动力在家门口参与工程建设,实现就业增收。2020-07-21 19:38

“没有什么可以改变我们在中国继续深耕的信心”——法国欧莱雅看好中国市场前景

“新冠疫情期间,中国消费者对更高质量、更安全的产品和服务产生前所未有的渴望。”  在安巩看来,在全球供应体系中,中国是“创新加速器”和“稳定器”。2020-07-21 19:37

在防汛救灾一线为党旗增光添彩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磨难当前,更见如磐初心。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决做好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各项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让党旗在防汛救灾第一线高高飘扬。2020-07-21 19:36

【图片报道】汛情汹涌,他们逆流而上!

连日来 安徽普降大暴雨 部分地区汛情严重 2020-07-21 19:24

42条中小学生暑期安全提示,转给师生家长

为积极预防、降低和减少暑期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上海市教委和市未保办联合发布“2020年中小学生暑期安全提示42条”。18. 发现同伴溺水,立即寻求成人帮助,同时可向溺水者抛救生圈、泡沫板、救生绳等,但不可盲目施救。2020-07-21 19:19

“满身泥巴的兵”为民守安宁

“光荣的临汾旅”奉命出征、“王杰部队”来了、“济南第一团”赶赴灾区……连日来,人民子弟兵奔赴一线、迎战洪灾的消息成了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的热点,也刷爆了每个人的微信“朋友圈”。”  当前,全国防汛进入“七下八上”阶段,长江流域中上游地区降雨仍然偏多,黄河中上游、海河、松花江、淮河流域可能发生较重汛情。2020-07-21 19:17

国际观察:疫情下的美国,穷人的不易与富人的不义

新冠疫情正见证两个截然相反的美国。如果说美国所谓的民主是一座灯塔,那么这两个美国,一个处在灯塔的照彻下,一个则在暗影里。当疫情将生命作为砝码放在美国社会的天平上,富人愈富,穷人愈穷。2020-07-21 19:15

中国经济为全球经济复苏注入动力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经济带来巨大的挑战,跨境人员流动的限制措施和产业链、供应链的重构不仅导致需求的剧烈萎缩,而且增加了供需关系的不确定性。在经历了疫情暴发初期的经济大幅下挫后,中国成为全球率先复苏的经济体。2020-07-21 19:14

在防汛救灾一线筑牢“红色城墙”

一线考察识别,用好考核评价“指挥棒”,让党员干部在防汛救灾中有所作为。汛情就是命令,面对防汛救灾严峻挑战,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闻“汛”而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力以赴防大汛、抢大险,确保江河安澜、群众安全,筑牢防汛救灾的“红色城墙”。2020-07-21 19:12

【中国网评】蓬佩奥之流南海作妖:始于闹剧,必终于耻辱

美国国务卿蓬佩奥近日发表声明,宣布美国不承认中国对涵盖南海大部分海域的离岸资源权利主张。蓬佩奥表示支持2016年中菲南海争议临时仲裁庭的裁决,且措辞强烈,一改美国政府往日在南海争端问题上所持的中立立场。2020-07-21 19:08

新业态激荡澎湃 注入中国经济行稳致远“加速度”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电商网购、在线服务等新业态在抗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要继续出台支持政策,全面推进“互联网+”,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新技术层出不穷,新业态风起云涌,新模式激荡澎湃,这是中国经济强势回暖的写照,也将汇聚起强大动力,推动中国经济行稳致远,实现高质量发展。2020-07-21 18:45

海外网评:日企“去中国化”?事情没那么简单

日本经济产业省近日公布了第一批87家可获得政府补贴的企业名单,以便它们的生产线从中国撤离,并迁移至日本或东南亚国家。在如何看待少数日本企业撤离中国问题上,需要区分背后的两种逻辑。2020-07-21 18:43

太湖防汛进入战时状态,科技利器筑起“安全堤”

到目前,无锡入梅以来,降雨总量已超过1991年同期,沿江沿湖沿河圩堤连续“泡”了22天,渗水、管涌、漏洞、滑坡、塌坑、裂缝、漫溢等各类险象环生,防汛抢险难度正在增大。其中,远程调度指挥抢险、二维码视频教学和无人机辅助巡查是首次尝试运用,进一步提升防汛抢险科学化水平。2020-07-21 18:34

@科研人员,这里有一份人才评价改革新进展,请查收

改进科技人才评价方式,正是2018年6月出台的《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部署的一项重要任务。“各方形成合力,出真招、实招,突出破除‘唯论文’导向,积极推动转变人才评价导向,成效初显。2020-07-21 18:33

获救女孩看望替自己挡刀快递员,小哥家人的这番话太感人…

近日,广东惠州 90后快递员黎志伟 为小女孩挡刀被砍伤 引起网友广泛关注 ↓↓↓7月15日,广东惠州 2020-07-21 18:07

跪地救人那一刻,她忘了自己刚做完手术,伤口的线还没拆

近日,在江苏淮安 一名年轻女孩突然瘫倒在地 全身不停抽搐,意识模糊 情况十分危急 这时,淮安市洪泽区人民医院 ”2020-07-21 18:05

重要调整!涉及来华航班→

据民航局、海关总署、外交部发布的最新公告,为确保国际旅行健康安全,降低疫情跨境传播风险,搭乘航班来华航班的中、外籍乘客需在登机前5天内完成核酸检测。安排如下:  一、搭乘航班来华航班的中、外籍乘客在登机前5天内完成核酸检测。2020-07-21 18:00

我想死你们啦!

影城和观众互相感慨着“真是想死你们啦”。这一天 也是呈现电影行业生命力的一天。让人感受到一种因电影而生的暖意。全国票房超过330万。国家电影局发布通知 要求各影院开放全部采取网络实名预约 2020-07-21 17:59

就业困难人员看过来!这份兜底保障指南你肯定需要→

人社部、财政部下发《关于扩大失业保险保障范围的通知》,明确了阶段性扩大失业农民工保障范围。2020年5月至12月,对2019年1月1日之后参保不满1年的失业农民工,参照参保地城市低保标准,按月发放不超过3个月的临时生活补助。2020-07-21 17:51

父亲偷偷看望在抗洪的儿子,现场一把抢过沙袋……

近日 南方多地发生洪涝灾害 许多年轻的抗洪战士 给我们留下一幕幕感动的画面 即使他们再坚强 父母偷偷看望抗洪儿子 爸爸抢过沙袋帮儿子扛 2020-07-21 17:50

新冠疫苗研发,中国又有重磅好消息!世卫指出令人担忧的事

据人民日报客户端报道,7月20日晚,世界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报道了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薇团队研发的重组新冠疫苗(腺病毒载体)Ⅱ期临床试验结果,成为全球首个正式发表的新冠疫苗Ⅱ期临床试验数据。2020-07-21 17:44

火星探测任务临近!网友脑洞大开:种地,建房,采矿……都安排上!

7月17日,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垂直转运至发射区,这意味着我国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一号”任务实施在即。采矿的路虽然走不通,但人类在火星上却可以搞搞科学研究,这也是人类探索宇宙的重要目的之一。2020-07-21 17:43

|<< 上一页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中文 |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