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春运期间旅客出行体验,1月24日起,南铁在南昌开往北京西的Z66次列车上,推出全国首批智能自动售货机,让“星级服务”和科技元素走进列车服务旅客。(1月25日《中新网》)
回家过年是常年在外工作游子的强烈心声。无论距离多远,不管时间多短暂,春节一定要回到熟悉的故乡,全家共度传统佳节,是中国人的普遍选择。于是,回家的强烈心愿就构成中国独有的春运现象。据多年交通业春运数据的统计显示,铁路已成为百姓春运的出行首选。最近更是有网友打趣道,中国的春运就是train运。
近年来,铁路部门在践行“人民铁路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基础上,不断提升运输服务质量, 精心培育出了以“创新、和谐和奉献”为核心的特色文化。1月12日,中央宣传部、中国铁路总公司向全社会公开发布2018年“最美铁路人”先进事迹就是力证,为春运工作顺利开展,吹响了集结号。
春运大迁徙衍生出“创新文化”。铁路春运工作年年有创新,1月24日,在南昌开往北京西的Z66次列车上,推出全国首批智能自动售货机,让列车智慧科技元素十足,还有增加12306候补购票功能等服务举措的推出,开启了创新机制打造高效春运,从而确保春运工作的统筹、协调开展。
春运大迁徙衍生出“和谐文化”。每逢春运,在一列列返乡列车上,能歌善舞的列车员在车厢里载歌载舞,与旅客热情互动。1月21日,春运首日,山东青岛G188次复兴号列车上,列车员在高铁车厢里跳起了“网红舞”,为旅客们送去新春祝福,进一步构建起和谐的铁民关系,营造出欢乐和谐的春节氛围。
春运大迁徙衍生出“奉献文化”。春运一到,“平时工作100%的付出,春运期间我们要做到200%的奉献。”这是铁路职工一如既往的工作誓言,越到春运时,就越能见到铁路人繁忙的身影。1月22日晚6时54分,郑州局集团公司工作人员李翔在引导旅客上下车完毕后,将事先准备好的餐包递给了车内的妻子邹小娟。站台上两分钟的“约会”,每年春运定期“上演”,这就是铁路人的奉献。
如今,春运已成为中国特有的传承春节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在弘扬传统文化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正所谓“年年岁岁有春运,岁岁年年都努力。”40年来,铁路人始终坚定着服务的初心鏖战春运,从而让我们感受到了创新、和谐、奉献的文化内涵,在春运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进而形成了新时代铁路精神的最坚实内核。(李晓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