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春暖花开时,每年三月,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的代表委员都会齐聚北京,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两会)。两会作为中国最大的年度政治事件,在推动中国发展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两会是什么?它的概念又由何而来呢?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首届全体会议】
故事要从70年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举行讲起。如今,它早已成长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在1949年的首届会议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布成立了,北京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五星红旗被指定为国旗,义勇军进行曲被宣布成为国歌,来自社会各界的662位代表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
【1954年——首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首部宪法】
1954年,随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召开,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也诞生了。
【1960年——人民大会堂成为两会永久举办地】
1960年,新兴建的北京人民大会堂投入使用,并成为两会永久举办地。
【1978年——首次人大政协届数同步 两会制度化】
这一年,改革春风吹满地,人大政协届数也同步啦。
自1978年起,经历40多年改革开放,中国已逐步壮大成为经济强国,名义GDP跃居世界第二。40多年风云激荡,在改革开放的旗帜下,中国取得了显著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正焕发出勃勃生机。
同年二月,由于“文化大革命”而中断了12年的政协工作也逐步恢复正常。1978年,两会机制化,首次实现了人大政协届数同步。会议期间,审议通过了七项法律,初步建立了法律体系以及国家基本政治制度。
【1988年 ——首次总理记者招待会】
同年,中国总理新闻发布会首次亮相公众视野。400多名中外记者参加了吹风会,并向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提问。自那以后,总理新闻发布会的传统延续至今。
【2008年 —— 首次农民工代表参会】
2008年,作为历届全国人大代表选举中第一次选出的农民工代表,来自广东、上海、重庆的三位农民工代表参加了两会,在接下来的短短五年内,这个数字增长了10倍。
【2018年——国家领导人第一次对宪法宣誓】
2018年,人民大会堂再次吸引了全球的目光。中国新一届国家机构、全国政协领导人员在两会会场上选举产生。自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拥有第一部宪法以来,中国国家领导人第一次在人民大会堂手抚宪法进行宣誓。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两部法律——宪法修正案和监察法。国家机构由人们通常说的一府两院变成一府一委两院,国家监察委在本次两会中诞生。它既不是司法机构,也不是行政机构,它是党领导下的进行国家监察的政治机构。
(许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