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人·丝路情——2019中外学者交流活动”走进江苏南通

基础设施是互联互通的基石,也是许多国家发展面临的瓶颈,在本次活动中,中外专家学者和媒体记者感受到南通推动传统优势行业转型发展,以产业促进“一带一路”设施联通,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深化的过程中,走出了自己的特色。

“丝路人·丝路情——2019中外学者交流活动”走进江苏南通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9-07-18 10:2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网南通7月18日电 7月17日,“丝路人·丝路情——2019中外学者交流活动”采访团走进江苏南通。来自中国、埃及、加纳、阿根廷、土耳其的中外专家学者和来自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中国日报网等多家新闻网站的媒体记者深入江苏南通参观走访,多角度展示各类产业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丝路人·丝路情——2019中外学者交流活动”走进南通

南通地处长江入海口,是近代工业先驱张謇的故乡,素有“江海门户”之称。南通是我国首批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深化,南通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合作空间更为广阔。凭借本地船舶海工、电子信息等特色优势产业,南通进行高起点定位、超前谋划,以产业优势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振华重工是南通海工船舶业的代表,已为“一带一路”相关的52个国家和地区提供了3500余台港机设备。中天科技服务“一带一路”倡议,承制海缆项目已累计运行13183公里,为实现相关国家互联互通作出了贡献。以南通三建为代表的建筑企业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也亮点频现,亚美尼亚中文学校、赞比亚大学孔子学院、刚果(金)政府综合办公楼、也门国家大图书馆等项目中,都留下了南通“铁军”的身影。来自中国叠石桥国际家纺城的家纺产品远销130多个国家和地区。今年5月,“一带一路”叠石桥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更吸引了来自巴基斯坦、瑞士、印尼等国家和地区的采购商前来寻求合作。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商品、资金、技术、人员流通,可以为经济增长提供强劲动力和广阔空间。基础设施是互联互通的基石,也是许多国家发展面临的瓶颈,在本次活动中,中外专家学者和媒体记者感受到南通推动传统优势行业转型发展,以产业促进“一带一路”设施联通,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深化的过程中,走出了自己的特色。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