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外相访华 中日关系能否克难前行?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美战略竞争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俄乌冲突给世界局势带来更大不确定性,全球经济复苏仍然存在较大挑战。伴随全球政治、经济与安全格局的加速调整与变革,中日两国面临的课题愈加错综复杂。在此背景下,日本外相时隔三年,于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5周年之际再度访华,或将成为中日关系发展的新契机。但由于历史、现实等诸多因素复杂交错,中日关系的未来到底何去何从?

日本外相访华 中日关系能否克难前行?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3-04-03 14:0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美战略竞争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俄乌冲突给世界局势带来更大不确定性,全球经济复苏仍然存在较大挑战。伴随全球政治、经济与安全格局的加速调整与变革,中日两国面临的课题愈加错综复杂。在此背景下,日本外相时隔三年,于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5周年之际再度访华,或将成为中日关系发展的新契机。但由于历史、现实等诸多因素复杂交错,中日关系的未来到底何去何从?

中日关系或将迎来新契机

日本外相林芳正访华是中日两国加强沟通的明确信号,向中日两国以及国际社会传达了对中日关系发展的积极预期,有助于稳定中日关系大局,成为中日关系发展的新契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双方一致同意落实好两国领导人达成的“五点共识”,恪守日中四个政治文件。去年中日两国领导人就稳定和发展双边关系达成“五点共识”,是两国关系发展的重要引领。双方一致同意落实该共识,展现了中日两国在维护双边关系稳定的基础上,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中日关系的愿望。

其二,双方一致同意加强沟通。林芳正访华前夕,中日防务部门海空联络机制直通电话线路建设完成,加强了中日双方海空危机管控能力,有利于共同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中日两国互为重要近邻,加强对话沟通是维护中日关系稳定的必要手段,有利于增进理解和互信,减少因误解和偏见导致的紧张和矛盾,推进两国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其三,实现中日在经贸领域更高水平的互利共赢。中日都是世界上的经济大国,互为重要的经济贸易伙伴,2022年中日双边货物进出口额超过3500亿美元。伴随着RCEP的正式签署,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及区域合作进程的推进,都有助于推动两国在经济领域实现更加广泛、深入地合作。

中日关系仍需跨越诸多障碍

日本外相访华虽然为中日关系的改善创造了新的可能,但两国在历史问题、现实问题等方面仍存在诸多矛盾。因此,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中日友好关系需要跨越诸多障碍。

其一,历史问题、台湾问题、领土问题等两国间的结构性矛盾问题依然存在。日本应该正视历史,深刻反省二战期间犯下的罪责,真诚地向受害国家道歉;认识到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问题,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恪守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的原则和承诺,尊重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同时正确教育年轻一代,以免在相关问题上再生事端。

其二,日本追随美国、遏制中国的战略取向阻碍了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在林芳正访华前夕,日本谋求创设美日菲安保磋商机制,并计划在与那国道部署导弹,意图在南海、台海等地区遏制中国。3月31日,日本宣布限制23种半导体制造设备的出口,配合美国对华芯片出口管制措施,破坏全球产业链稳定。日本应该认识到,一味追随美国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应该采取更加独立自主的外交举措。日本若希望真正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作用,不能在国际关系中推波助澜、挑起对立甚至制造矛盾,而应该与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社会一道,共同携手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其三,缺乏政治互信是中日关系中存在的短板。近年来,日本通过不断炒作“中国威胁论”、无端“妖魔化中国”,进而借机出台“安保三文件”,上调“防卫费”,加快国家军事化步伐。二战期间日本军国主义犯下的罪行给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伤害,而今又加紧强化军事力量,意欲突破“专守防卫”原则,引发亚洲邻国担忧。日本须从历史中汲取教训,在军事、安全领域慎重行事,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防止历史悲剧重演。

中日两国是永远搬不走的邻居,“合则两利,斗则俱伤”是历史留给两国的宝贵警句。纵然中日关系面临诸多挑战,但双方应该排除干扰,克难前行。日本应该从东亚乃至世界整体利益的出发,正确认识与处理历史与现实问题、践行诺言、与邻为善。中日两国应该相向而行,共同推动双边关系走向健康、友好的发展轨道,进而为本地区乃至世界的繁荣与稳定做出贡献。(张嘉钰 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博士生)

【责任编辑:徐锟】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