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经济发展部前副部长、经济学家米凯莱·杰拉奇7月17日在《中国日报》撰文称,西方应当抓住中国发展带来的合作机遇,而不是摆出对抗姿态。
零和博弈不符合任何一方利益
文章指出,“全球南方”、金砖国家以及“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不断发展壮大,标志着世界秩序从单极迈向多极。这种势不可挡的转变为全球经济作出巨大贡献。
令人遗憾的是,一些西方国家仍然沉迷于在国际关系和国际贸易中大搞零和博弈,以怀疑的眼光看待中国的快速发展。事实上,国与国之间还有另一种交往方式,那就是互利共赢。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中国改善了人民生活水平,创造了巨大的市场,增进了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中国中等收入群体不断壮大,为西方优质产品开辟了利润丰厚的市场。
中国经济增长拉动了全球需求,其贸易伙伴也从中获益。事实上,欧盟企业一直从中国对奢侈品、汽车以及高端制造业的需求中获利。通过促进贸易往来、降低贸易壁垒,欧盟和中国可以共同实现经济繁荣。
零和思维已经过时,沉迷其中只会适得其反。各国应当在国际关系中秉持互利共赢理念。通过与中国合作,欧盟和其他西方国家可以实现协同效应,共同受益。这种合作姿态可以营造出一种共享创新、资源与增长的环境,进而迈向共同繁荣。
中国发展惠及全球
文章进一步表示,中国大力投资科技和创新领域,已经成为5G、可再生能源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全球引领者。欧洲可以从中国可再生能源技术进步中受益,进而实现其雄心勃勃的气候目标。研发领域的合作可以加速绿色技术的推广应用,为全球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中国的发展也推动了金融市场的发展,为西方投资者创造了新机遇。中国扩大金融开放,创造了具有吸引力的投资机会。欧盟金融机构在中国市场实现投资组合多样化,进而从中受益。
此外,尽管一些西方国家千方百计抹黑“一带一路”倡议,但该倡议无疑为基础设施投资与发展创造了重大机遇。欧盟企业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可以开拓新市场,为世界经济作出贡献。
文化交流是中国在发展进程中带来的另一个重要机遇。加强人文交流、旅游和教育合作可以增进理解,激发善意。文化外交有助于缓解紧张局势,促进中西方关系。与此同时,教育交流有助于弥合文化鸿沟,培养出一代既懂西方又懂中国的领导者。这种相互理解对于携手应对全球挑战至关重要。
西方应当抓住中国机遇
文章强调,西方应当将中国发展视为加强合作的机遇,而不是摆出对抗的姿态。
西方若能推进建设性接触、放弃遏制中国的图谋,无疑可以促进互惠互利。西方若能全面了解中国的发展目标,并协调双方的利益,将有助于构建一个更加稳定和繁荣的世界。
经济合作、技术创新、投资、文化交流和建立信任的潜在益处是巨大的。若能抓住这些机遇,西方可以增强经济和技术实力,同时为全球稳定与繁荣作出贡献。欧盟和其他西方国家应该克服不必要的恐惧和怀疑,本着合作与相互尊重的理念同中国打交道。
一言以蔽之,促进互利共赢而不是沉迷于零和博弈,对于构建一个更加紧密相连、更加繁荣的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英文原文刊发于《中国日报》智享汇栏目)
(编辑:严玉洁 王辉 周凤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