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津,哈萨克斯坦专家领略了“上海精神”的力量与韧性

哈萨克斯坦政治学家、“欧亚世界”公共基金会主席爱德华·波列塔耶夫近日在《中国日报》撰文称,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将于8月31日至9月1日在天津举办,“上海精神”的力量与韧性再次得到充分展现。

在天津,哈萨克斯坦专家领略了“上海精神”的力量与韧性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8-30 09:0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哈萨克斯坦政治学家、“欧亚世界”公共基金会主席爱德华·波列塔耶夫近日在《中国日报》撰文称,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将于8月31日至9月1日在天津举办,“上海精神”的力量与韧性再次得到充分展现。

漫画作者:中国日报 金鼎

“上海精神”引发共鸣

文章指出,在中国当代作家冯骥才的文学作品《灵魂的巢》里,天津这座城市不只是故事发生的背景,它本身就是一个重要角色,塑造和影响着主人公的人生之旅。这部作品呈现了天津历史底蕴、文化遗产、科技进步与现代化交融的独特魅力,带领读者深入了解这座城市的生活与发展脉络。

《灵魂的巢》这部作品呈现的天津风貌同“上海精神”相呼应,即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

上合组织始终秉持“上海精神”,其宗旨包括加强各成员国的相互信任与睦邻友好;鼓励各成员国在政治、经贸、科技、文化、教育、能源、交通、环保及其他领域的有效合作;共同致力于维护和保障地区的和平、安全与稳定;建立民主、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作为富有建设性的国际组织,上合组织为新的全球安全观和互信原则奠定了基础。“上海精神”作为一种国际关系理念,不仅摒弃了对抗和冷战思维,而且倡导普适的人文价值观。这一理念在许多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地缘政治动荡的欧亚国家中引起了共鸣。

经过24年的发展,上合组织从最初拥有6个创始成员发展成为涵盖26个国家的大家庭,包括10个正式成员国、2个观察员国和14个对话伙伴。上合组织峰会通过的宣言反映了约35亿人的共识,具有重要意义。

尽管面临日益加剧的外部威胁,上合组织仍然是欧亚大陆的稳定支柱。与此同时,上合组织致力于扩大“朋友圈”以及深化多边合作。

中国引领上合组织发展进程

文章进一步表示,作为上合组织2024-2025年轮值主席国,中方建议将2025年确定为上合组织“可持续发展年”。根据相关安排,中方将主办100多项活动,不仅涵盖政治、安全、经济和文化等传统合作领域,还涉及创新、减贫、粮食安全、医疗卫生、绿色发展、数字化转型和人工智能等其他领域。

中国提出的各项倡议与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相契合,有助于相互借鉴、互利共赢,由此彰显了中国作为国际事务积极参与者的负责任姿态。中国的政治制度以高效决策著称,能够帮助上合组织更有效地应对挑战。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和联合国成立80周年。在天津峰会上,上合组织成员国将结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联合国成立80周年,发表峰会宣言,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发出共同声音。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上合组织不是“清谈馆”,而是“行动派”。健全的制度让上合组织框架下的合作更加富有成效,为实现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提供了充分条件。

在“上海精神”的指引下,上合组织已成为全球动荡时期设定理性目标、开展务实对话的平台,将多个欧亚大国紧密团结在一起。当前,上合组织成员国及其合作伙伴应当抓住合作机遇,以相互信任和切实利益为基础,携手加速发展。

(英文原文刊发于《中国日报》智享汇栏目)

(编辑:严玉洁 王辉 周凤梅 朱萍)

【责任编辑:严玉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