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良知学者:正确认识历史是日本的战后责任!

日本山口大学名誉教授纐缬厚9月2日在《中国日报》撰文称,日本侵略者在二战前和二战期间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无尽苦难。同样令人愤怒的是,二战结束后,日本并未像德国一样为发动侵略战争的罪行忏悔。

日本良知学者:正确认识历史是日本的战后责任!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9-02 21:1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日本山口大学名誉教授纐缬厚9月2日在《中国日报》撰文称,日本侵略者在二战前和二战期间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无尽苦难。同样令人愤怒的是,二战结束后,日本并未像德国一样为发动侵略战争的罪行忏悔。

漫画作者:中国日报 金鼎

历史真相不容歪曲

文章指出,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令人遗憾的是,关于亚洲战场反法西斯战争主要发生在美日之间的论调一度甚嚣尘上,这无疑歪曲了历史,掩盖了东方主战场的真相。

广岛和长崎的核爆被渲染成迫使日本在二战中无条件投降的决定性因素。这种片面之词过度强调美国的作用,可谓彻底歪曲了历史。

中国在旷日持久的抗日战争中消耗了日本的国力和军力,直至其走向溃败,这才是日本战败的决定性因素。由此可见,亚洲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主要归功于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

日本人从中学时代开始就被灌输了“太平洋战争”的观念,这是美国出于政治目的而进行的记忆重塑。这种论调将太平洋战场的反法西斯战争定义为美日战争,掩盖了这场战争的真正意义,严重扭曲了历史。

很显然,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目的是占领中国领土,让中国沦为日本的资源基地和市场,同时有计划地掠夺煤炭、大豆和石油等战略资源。

二战后,美国对日本的军事占领导致后者无法谋求战略自主。近期日本参议院选举凸显了自身的社会分裂,从中也可以看出东京缺乏反思过去的历史基础,这种缺失又反过来助长了右翼势力的气焰。

只有完全承认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取得了胜利,日本才能真正为自身在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犯下的暴行进行赎罪,并重申“和平宪法”的核心原则,即永远放弃发动战争、武力威胁或以武力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

中国的牺牲与贡献不容抹杀

文章进一步表示,二战期间的侵华日军数量足以证明,日本的战略重心在中国。1941年,日本在华总兵力达到138万人,约占当时日本陆军兵力的65%。到1945年,侵华日军已增至198万人,超过了日本在太平洋战场的兵力。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消耗了日军的军事力量,最终迫使其投降。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日本使用“终战”这一中性词来回避其在二战中战败的真正原因。日本政府将每年的8月15日定为“终战纪念日”,并将在战争中死亡的侵华日军称为“战殁者”而非“死去的好战分子”,以此掩盖那段残酷的历史。日本政要屡屡参拜供奉有14名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这也是东京有组织有计划地否认侵华历史的行动之一。

更加令人不安的是日本的“圣断终战”论调,即把结束战争的功劳归于天皇。这就使得日本的权力结构在战后得以延续,以至于无法树立起为自身所犯战争罪行承担责任的意识。此外,东京审判只判处了少数人有罪,许多人仍然逍遥法外。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日本似乎正在滑向二战前的那段危险时期。美国的所作所为助长了这种气焰,导致东京更加依赖华盛顿。无论如何,日本必须认识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对全世界的重要意义,并为自身犯下的滔天罪行忏悔以及赎罪。

(英文原文刊发于《中国日报》智享汇栏目)

(编辑:严玉洁 王辉 周凤梅 朱萍)

【责任编辑:严玉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