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介绍2023中关村论坛有关情况的新闻发布会上,相关发言人表示,2022年北京每天新创办的科技型企业数量高达293家,这意味着平均不到5分钟就有一家科技型企业诞生。这是北京作为全球最具创新力城市之一的真实写照,也是我国科技型企业快速发展的生动缩影。2023-05-22 11:23
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为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凝聚广泛共识、汇聚强大力量,成为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前进方向的鲜明旗帜。作为习近平外交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形成科学完整的思想体系,并随着实践发展愈发彰显把握大势的真理力量、解答时代之问的引领作用。这一理念具有哪些丰富内涵,取得怎样的实践成果,对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有何价值?围绕这一理念形成的研究成果,对于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有何意义?本期学术版围绕这些问题进行探讨。2023-05-22 11:22
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蕴藏着丰富的理论价值,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经验的历史总结,是中国人民在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进程中总结的文明新的发展形式,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明观,实现了对西方文明理论和实践的重大超越,开辟了科学社会主义新境界。2023-05-22 11:22
“凝心铸魂筑牢根本。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经受思想淬炼、精神洗礼,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2023-05-09 14:43
“党中央下发的《意见》对这次主题教育的总要求、目标任务、方法措施作出了明确规定,各级党组织要结合实际抓好落实,确保取得预期效果。”2023-05-09 14:4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全党必须牢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这些重要论断深刻阐明了自我革命对于确保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成为打不倒、压不垮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极端重要性,体现了百年大党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和强党兴党的政治自觉,也为新时代新征程把握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历史主动提出明确要求和根本遵循。2023-05-09 14:43
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2023-01-28 16:58
党的二十大全球关注,举世瞩目。这是世界了解中国发展的最重要窗口,是全球研判中国动向的最醒目风向标。2023-01-06 15:33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而今,从建设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到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再到建设全媒体传播体系,方向路径日益明晰、脚步日益坚定、成效日益显著。2022-12-23 13:04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强调,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要做到“五个牢牢把握”,其中之一就是“牢牢把握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重要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也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2022-12-23 13:02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三)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要求。2022-12-23 08:07
回首来路,坚毅前行,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一切的力量之源,因为中国共产党人始终铭记自己肩负的理想和追求,就是要全党始终不忘“为了谁”的理想初心,始终牢记“我是谁”的历史使命不忘出发之心,不忘来时之路,向着中国人民期盼的方向毅然前行。2022-10-31 16:47
10月24日,中国日报编委会召开专题会议,认真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全会精神。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科学回答了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是世界了解中国的金钥匙。2022-10-26 18:56
履行好中国故事的讲述者、中国声音的传播者、中国形象的展现者、中国道路的阐释者的职责使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应有的贡献。2022-10-26 14:30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指引我们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2022-10-08 18:32
中华文明是几千年来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我们要把它梳理清楚,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做好这项工作能够让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增强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心。做一个中国人那是了不起的事情,我们不仅有辉煌历史,未来也会更加光明。2022-07-31 22:12
大湾区之声可以提供的资讯非常贴近香港市民的日常生活,同时也拉近了粤港澳地区的关系,令到我们更加亲密。粤港澳大湾区之声突出港澳元素和湾区元素,更加贴近港澳受众收听习惯,不仅安排了亮点纷呈的节目,还精心准备了全新“片花”。2022-07-04 21:15
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之际,央视网推出“明珠耀香江——狮子山精神系列思政课”,邀请香港、澳门回归政权交接仪式升旗手朱涛,作为这段光荣历史的参与者和见证者,为大家讲述为了让国旗零时零分零秒准时升起,他们做了哪些努 ,面对突发的“真空十二秒”,他们又是如何应对的。2022-07-02 21:26
1997年7月1日,历经百年沧桑的香港胜利回到祖国的怀抱,洗刷了中华民族百年耻辱,完成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重要一步。在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之际,让我们通过光影来回顾香港25年的发展和变化。2022-07-02 18:11
2022-06-28 16:32
香江奔流,激荡着向前的力量;紫荆绽放,绘就出繁荣的盛景。实践充分证明,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离不开党中央的关怀,离不开祖国内地的大力支持,离不开香港特区政府和广大香港同胞的砥砺奋进、团结自强。2022-06-28 15:05
2022年6月25日,首都北京发出这样一条讯息: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将出席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一架载有45吨物资的顺丰航空货运包机从深圳宝安国际机场飞往香港,深港两地货运包机航线正式开通(2022年3月19日摄)。2022-06-27 18:00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粮食安全,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多次强调要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加强节约粮食工作,从餐桌抓起,从幼儿园、托儿所以及各级各类学校抓起,从每个家庭抓起,让节约粮食成为一种校园文化、一种家庭文化。2022-06-20 17:33
◆ 2013年金秋,习近平主席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倡议。” ◆ 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额达到1.8万亿美元,同比增长32.4%;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214.6亿美元,增长15.3%。共商共建共享既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基本原则,也是中国秉持的全球治理观。2022-06-20 16:21
6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反腐败斗争关系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是一场输不起也决不能输的重大政治斗争。全面打赢反腐败攻坚战、持久战,要统筹联动、综合施策,防治结合、攻防一体,刮骨疗毒、治病救人。2022-06-19 21:34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赴重庆考察调研,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多次为重庆发展把脉定向。2022-06-19 09:50
2022-04-13 09:27
认真学习《纲要》,就要充分认识并深刻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发展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作出原创性贡献,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在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发展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2022-02-28 15:40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指出,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带头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从思想上固本培元,提高党性觉悟,增强拒腐防变能力。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应在注重家庭家教家风上下功夫。2022-02-25 17:40
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中国在现代化征程上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并以前所未有的伟大社会革命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为人类社会发展作出不可替代的特殊贡献。2022-01-13 1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