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   >   媒体聚焦

肩负历史使命,坚持问题导向,创新中国理论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应该涵盖各个领域与各个学科,不断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和创新,努力构建一个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我们不仅要让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国”,还要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让世界知道“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

进一步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应坚持的原则

如何进一步更好地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一个必须回答好的时代课题。 要更好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更好地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最重要的是要全面坚持、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

滥诉、妄裁和霸权难撼中国维护领土主权的决心

由菲律宾阿基诺三世政府单方面提起的所谓南海仲裁案实体问题裁决结果12日公布。不出所料,一个背景复杂、越权滥权、立场失衡的临时仲裁庭,作出了一个违背法理、罔顾事实、颠倒黑白、矛头直对中国领土主权和合法权益的所谓裁决。

中国不接受不承认仲裁结果合理合法

7月12日,南海仲裁案临时仲裁庭作出非法无效的所谓“最终裁决”。澳大利亚前外长、澳中关系研究院院长鲍勃·卡说,南海临时仲裁庭作出不利于中国的仲裁,不能起到实际解决问题的作用。

不承认所谓裁决有理有据

我们不承认所谓裁决合法合理,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非法仲裁解决不了中菲南海争议,有关国家也不要利用这张废纸给中国扣“大帽子”,梦想“鸡毛”变成“令箭”,妄图让我们接受一个颠倒黑白的裁决。

党领导人民建设法治中国的思想指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治国理政新思想新实践)

习近平同志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论述内容丰富、观点鲜明,高屋建瓴、博大精深,可以总结概括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我们党之所以要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既是基于历史经验的总结,又是基于理性思考和实践需要。

没有什么能撼动和平正义的力量(人民时评)

今天的中国人民,有维护世界和平正义的决心,也有捍卫领土主权的能力。今天,中国是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中国承担的维和经费也已是发展中国家之最以及全球第二。

彰显法治的力量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决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依法维护人民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彰显国家法治的力量。司法机关的法律自信、功能自信,可以向社会传递一种信息,就是司法机关忠于职守,有能力维护法律权威,并通过司法活动维护社会秩序、实现公平正义。

“不要使我同群众有距离”

1940年,抗战进入相持阶段,贺龙给党员干部上过一堂生动的党课。当年,毛泽东敬称参加调查会的基层同志和普通农民是“我的可敬爱的先生”,还表示要“和全党同志共同一起向群众学习,继续当一个小学生”。

理直气壮做强做优做大国企

最近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国有企业是壮大国家综合实力、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必须理直气壮做强做优做大,不断增强活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营改增”后应完善增值税立法(新论)

我国的增值税立法必须清理大量临时过渡措施,从而推动税收法定原则的落实和税收法治国家的建设  日前,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后的首个纳税申报期结束,营改增试点企业晒出了首份增值税账单。

消费升级推进产业升级

对于消费能否持续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大的引擎,并抵消投资下滑所带来的周期性下行,一直是舆论议论的焦点。以新消费引领新供给,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推动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迈向中高端。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必须发扬党执政兴国的根本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是新的历史时期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光辉文献。 科学的民主观念是中国共产党在执政兴国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思想成果,它吸收了西方民主思想的精华,更展现了中国实践的经验和智慧。

“批评我们就是帮助革命”——从红色记忆中汲取力量

1978年秋天,广东惠阳地区的一位基层干部,给时任省委第二书记习仲勋写了一封措辞尖锐的批评信。不可否认,仍有一些领导干部习惯于所谓的“耳根清净”,不善甚至不敢、不愿倾听群众的批评。

家有老党员,似有明镜悬

20年前,我回山东老家,第一次到我二爷爷的家,他当时是山东省某市副市长,可他好像一点儿也不像当官的,出门只有一辆破自行车,烟也不抽,家里最值钱的一件呢子大衣还是我爷爷送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