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1月8日电(远达)今年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关键之年,在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中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已成共识,稳增长也因此成为2015年重要任务。
德国之声1月7日报道称,据多家媒体消息,中国国务院2014年底为七大类基础设施项目批准了总额逾10万亿元的投资,其中2015年投资逾7万亿元,项目约300个,试图为增长放缓的中国经济打入一支强心针。
“国家‘七大工程包’10万亿投资浮出水面”,中国媒体《经济观察报》12月26日的一篇文章这样写道。文章援引浙江省发改委主任谢力群的消息,称中国“在国家层面已经建立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推进机制,即‘七大工程包’,包含420多个项目,预计投资超过10万亿元”。
《南华早报》1月7日援引了解内情的人士说,李克强政府批准的7万亿元项目是该10万亿元经济计划的一部分,项目运行时间为2014年后期至2016年。
据中国媒体《21世纪经济报道》称,经济计划中的部分工程及分省的具体项目已经确定。七大工程包具体包括:信息电网油气等重大网络、健康养老服务、生态环保、清洁能源、粮食水利、交通、油气及矿产资源保障等。其中交通工程共203个项目,浙江省在七大工程包中获得26个单体项目名额。
报道中,国家发改委投资研究所投资政策研究室主任吴亚平在接受采访时回应说:“这个消息我还不太清楚,不过我知道的是为了应对经济继续下行的压力,国务院确实有一定的政策储备。”
在过去的30年中,中国经济保持了高速增长。然而近来,“中国经济新常态”被反复提起,表现了中国调整经济结构、促进转型升级的强烈愿望。
《法兰克福汇报》去年年底一篇名为 “中国的新常态”的文章写道,中国不再想做世界工厂,而想要工业转型——这给经济增长带来压力。
《南华早报》在报道中写道,新批巨额投资显示了中国官员担忧,该国经济从依靠投资和出口转为依赖内需的过程中能否保持足够强劲的增长势头。德意志银行的分析师周二(1月6日)将其对中国本季度的经济增长预期调低至6.8%。
报道称,批准巨额投资与政府之前促进基础设施建设的举措有所不同。在以往,政府都是给各个项目单独开绿灯。消息人士对《南华早报》称,这部分上是政府为应对经济产出走弱而做出的努力。工程项目将由中央、地方政府、国企、信贷和私营部分共同出资。
一些网民表示,这对于股市来说,恐怕是重大利好,“可期待股市和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