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世炎:中共中央驻巴黎通讯员
赵世炎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无产阶级卓越的革命家,是中国工人运动的杰出领袖,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领导人之一。(资料图)
1920年6月底,经李大钊指导制订留法勤工俭学计划的赵世炎抵达巴黎,开始勤工俭学生活。他一边工作,一边联络同志,坚持每天3小时的学习,并为国内《少年》半月刊写稿。
在1921年秋,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后,党的临时中央局任命赵世炎为中共中央驻巴黎通讯员。
他编印《同志通讯》,负责编辑《少年》(后改为《赤光》),这些刊物在加强党、团员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在国内外均有很大影响。
聂荣臻:一封留法家书真情毕现
五四运动时期,聂荣臻因参加家乡学生爱国斗争,遭到反动军警当局的抓捕。1919年,为了避开眼前的危险,学习西洋先进的科学,心怀“实业救国”大志的聂荣臻开始了赴法勤工俭学之路。
1922年聂荣臻留法家书。(资料图)
“跪禀双亲大人膝下,到法第一封信未卜接得否?男初到法一切都无头绪……”这封聂荣臻写于1922年的家书,汇报了自己生活与学习情况。聂荣臻替父母着想,对父母的尊敬之情在心中展露无遗。
在法国勤工俭学期间,聂荣臻结识了蔡和森、蔡畅、向警予、陈毅等人,积极投身学生运动,学习进步思想,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做出了巨大贡献。
而在1922年6月3日的致双亲书中,聂荣臻写道:“……况男远出留学,所学何为?绝非一衣一食之自为计,而在四万万同胞均有衣有食也……此男素抱之志,亦即男视为终生之事业也……”
徐特立: 42岁留法的“老留学生”
毛泽东与徐特立。(资料图)
中国革命家、教育家,毛泽东和田汉等著名人士的老师徐特立也曾赴法留学。1919年,年过42岁的徐特立毅然变卖家产,赴法国勤工俭学,成为年纪最大的留学生之一。
在留法期间,徐特立刻苦学习法语,勤工俭学。当时,国内军阀为了笼络他,通过使馆告之可给一个“赴法考察”的名义,每年有1000块大洋的薪俸。徐特立对此嗤之以鼻。留法期间,徐特立的教育思想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他逐渐成为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成为无产阶级教育家和革命家。
(记者廖书曼综合人民网、新华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光明网、中国网、深圳特区报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