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问“宁德模式”:贫困地区如何“弱鸟先飞”?

作者:潘婧瑶 张玉珂 赵艳红 来源:人民网
2016-01-18 19:40:41

四问“宁德模式”:贫困地区如何“弱鸟先飞”?

习近平同志当年深入寿宁县下党乡调研。(资料照片)

山高路远如何富?

“互联网 ”给“定制扶贫”插上翅膀

寿宁县下党乡是习近平在福建工作期间始终牵挂的地方。下党乡距寿宁县城40多公里,是寿宁最偏僻的山乡,宁德当地人告诉人民网记者,这个地方可以说是“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欠缺基本的农业发展条件。1988年下党建乡时,位于乡政府所在地的下党村人均收入不足200元。

1989年7月19日,习近平第一次来到下党乡时,这里是无公路、无自来水、无电灯照明、无财政收入、无政府办公场所的“五无乡镇”,所在地通往四处毗邻乡镇,都得翻山越岭步行10多公里,买卖东西只能靠肩挑背驮。习近平步行7.5公里的崎岖山路,跋涉了两个多小时走到下党村。习近平在开会时说,下党乡条件很差,干部群众很辛苦,并要求同行的地直部门、寿宁县负责人优先考虑下党的建设发展,在政策上给予倾斜,在资金上大力支持,解决实际困难。1989年7月26日,习近平再次冒雨步行3公里到下党乡下屏峰村察看洪水灾情,慰问受灾群众。

1996年8月7日,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又一次带领省交通、财政、民政、老区、扶贫等部门负责人再次来到下党乡。“7年来,我一直牵挂着下党。”习近平说。他查看了下屏峰村的灾后重建新村面貌和村尾的公路桥建设,并协调有关部门给予下党乡发展资金100多万元,帮助当地修建机耕路和发展生产。在他的协调下,下党经杨溪头村与浙江庆元县对接公路由省交通厅立项,1998年建成通车。习近平三到下党,先后支持修建公路、建设水电站等基础设施,开启了下党村的扶贫开发之路。

“下党的发展,主要抓‘做’功,而不是‘唱’功。”这是习近平提出的要求。近年来,下党实施了造福工程,修建并硬化了通村公路,调整优化了农业产业结构,引进了茶叶、脐橙、锥栗、猕猴桃等特色农业,大幅提升了群众福祉。2014年,下党村全村人均纯收入8837元,纳入建档立卡扶贫对象减少到39户165人。

汇聚社会帮扶力量的“定制扶贫”模式,是下党乡扶贫工作采取的“做”功。下党村拥有丰富的茶叶资源,“挖掘资源、培育资源、对接资源、组合资源”,用品牌的思维包装和推广,严格控制产品质量,逐渐推行定制扶贫,以凝聚社会力量参与下党扶贫。下党村建立一个面积达600亩的茶园,采取企业进村、老板入户、结对帮扶、贫富互助的方式,策划实施“福山水聚茶园项目”,向全国招募爱心茶园主,聚合爱心,定制茶园。通过定制茶园的方式,每亩茶园每年租金2万元,茶园主可获得100斤优质红茶的回报。目前,签订认购协议110多亩,尚有意向客户100多人。根据测算,下党村参与“福山水”项目的茶农每年每亩茶园增收3000元左右,村两委从“福山水”项目中以茶叶加工包装费、管理费等形式增加村财收入10万元以上。

同时,将观念引导到网络思维,下党村把“定制”茶园这种全新的扶贫方式,通过“互联网 ”,启动建设扶贫定制农产品的020平台,实现其他农产品扶贫开发模式的科学复制。当前,下党村除了探索定制茶园外,还开展扶贫定制果园、扶贫定制羊圈、扶贫定制菜园等。在宣传平台上,建设下党村网上电子商务交易和微信营销平台,将下党村的自然风光、人文资源、民风民俗、生态农产品等内容以文字、图片、语音、微视频等方式,通过公众平台向社会宣传,提高下党村农产品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2014年5月8日,福建省委书记尤权率队调研下党乡。在当年习近平总书记现场调研的下党村鸾峰桥上,尤权表示,希望当地干部群众大力弘扬滴水穿石、弱鸟先飞的精神,发挥自身优势,多想致富办法,发展特色产业,用自己的双手改变家乡面貌,不辜负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望。

“我们要把工作重点更多地放在加强薄弱环节上,放在解决发展的‘短板’问题上,这其中老区山区是重中之重。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产业、财政、科技、人才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给予倾斜,不断增强老区山区发展的内生动力。”尤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