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饺子 写书法 穿汉服 国外课堂上的中国年

作者:曹迪 来源:中国青年网
2016-02-07 11:05:11

中国青年网北京2月7日电(记者 曹迪)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与国际影响力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国家在大学里成立了孔子学院,开设了孔子学堂。现如今,全球各地已建立了500余所孔子学院和1000多座孔子学堂。许多国外大学也开始为学生提供中文选修课,为年轻人提供了解汉语、了解中国的机会。在全球华人喜迎新春之际,那些中国文化的“活名片”--海外汉语教师们,也在以不止于“传道授业解惑”的各种方式,向全世界的人们传播着这种美丽的语言,以及语言背后充满魅力的中华文化。

包饺子 写书法 穿汉服 国外课堂上的中国年

汉语课上学生们在积极讨论。 图片由张静提供

从学生到老师 始终做文化传播者

2013年9月,张静作为对外汉语教师志愿者来到挪威卑尔根孔子学院进行为期一年的汉语教学工作。虽然在国内主修英语专业,但要独自一人用英文教汉语时,张静既紧张又兴奋。“当学生们把目光都集中在我身上,对我所讲的一切都充满兴趣时,所有的紧张感都消失了,有时候自己讲得还没尽兴,一节课就很快过去了。”

张静介绍说,卑尔根当地的汉语教学主要是以孔子学院与当地中小学、大学的合作为主,该地区每年大概会有130人左右通过孔子学院的渠道学习汉语。“在挪威,汉语教学主要以卑尔根和奥斯陆为教学中心,有一些华人自己也会开设中文教学机构。虽然汉语在当地并没有像德语、西班牙语那样受众多,但近几年学习汉语的人数也在逐年增加。”

跟着张静老师学习中文的不仅有小学生,还有当地的一些老人。“我有一名学生已经五十多岁了,他家住在挪威北部离卑尔根很远的地方,因此只能接受远程汉语授课。尽管如此,他依然认真对待,从未缺席过。”小张说,有的时候来上课的学生少,甚至特别累的时候不愿意备课,但想到总会有这样的学生等着自己,就又变得认真起来。“那位学生说,虽然自己现在年龄大了,但也想找机会去看看中国,看看那个他梦寐以求的国家。”

包饺子 写书法 穿汉服 国外课堂上的中国年

春节文化日上,小张教学生们包饺子。 图片由张静提供

虽然在学生们的眼里,张静是一名老师,可是对于研究生三年级还没毕业,从未走上过工作岗位的小张来说,自己还是个学生。“起初,课堂管理对我来说特别难,在我印象里中国学生上课都很听话,但是外国的学生特别活跃,许多小学生根本坐不住,甚至随意在课上走动,这令我很生气。不过后来我发现,其实活跃的气氛对于他们来说更容易掌握知识,于是我就利用他们的好奇心多准备一些有意思的文化知识讲给他们。”

在卑尔根孔子学院,每年春节都会举办文化日活动,学生们也都特别期待这一天。平时爱做饭的张静也拿出了看家本事,带领学生们包各种各样形状的饺子,学生们都争先恐后地要尝试,在学生们的眼里,张老师包的饺子很漂亮、很“神奇”。

2014年张静回国之后在一所中学教英语,真正完成了从学生到老师的转变。“当初我向外国人传播中国文化,现在我教中国学生西方文化,两者其实是有共性的。也许就是对外汉语教学的经历让我更加坚定选择了现在的工作,选择成为一名外语老师,带领学生们更好地了解这个世界。”

包饺子 写书法 穿汉服 国外课堂上的中国年

活动课上,学生们认真练习中文书法。 图片由韩玉提供

会说汉语的中国人不一定是合格的中文老师

今年已经是韩玉在法国教中文的第四个年头了,这个已经成为“法国媳妇儿”的女孩在法国西南部一个小镇上的高中教汉语,镇子虽小,但每年报名参加汉语学习的人数都能达到30人,韩玉表示,有些学生为了学汉语甚至会去邻近的城市上课。

虽然韩玉现在已经能够在课堂上独当一面了,但刚来法国教课时还是遇到了很多困难。“虽然中文是我的母语,但并不意味着我能教好中文,语言教学与语言运用完全不一样。”为了更好地教好中文,韩玉去听一些当地老师的课程,学习法国老师的课堂管理方法,也参加当地学区举行的一些教育法培训,慢慢地摸索到良好的汉语教学方式。“当然,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也给了我很大的鼓励与帮助。”

上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