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规划为世界带来新机遇

作者:

田慧芳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6-03-25 17:28:56
中国“十三五”规划在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发展环境下,提出“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五大发展理念,并规划了一系列支持发展的重大工程项目和政策目标,既描绘了中国未来五年发展的美好愿景,又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带来一系列新机遇。

创新和改革决心为低迷的世界经济注入信心和活力

2010年至今,全球经济持续走弱,国际贸易下降,金融风险增加。各国普遍面临技术、就业、投资、基础设施、金融改革、环境可持续性等方面的中长期挑战。中国GDP虽然维持了中高速增长,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保持在25%以上,但也面临产能过剩、企业成本高昂、有效供给不足、环境成本高等问题。在此背景下,中国政府认为只有创新和结构改革才能提高潜在经济增长速度,推动全球经济增长强劲回归,并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今后五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重大任务,最大亮点就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供给侧结构改革,通过简政放权、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等改革办法,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扶持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增强企业活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坚决维持经济增长底线目标在6.5%以上。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举足轻重。“十三五”规划纲要展示了中国实现“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重大目标的短期抓手和长期考量,同时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和结构优化在惠及自身的同时,也必将给世界经济的稳定注入信心和力量。

产业结构升级为国际资本合作指明方向

目前中国制造业普遍存在自主创新能力差、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高等突出等问题。“十三五”规划纲要突出强调中国要适应全球工业新浪潮,加快建设制造强国。中国制造2025以智能制造为重要抓手,包含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10大领域,旨在提升制造业的成熟度以提高行业的竞争力。中国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举,鼓励外资更多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公共科技服务平台,投向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中国中西部地区。中国与发达国家在新能源、生物制药、工业服务、金融创新等领域的互补性远大于竞争性。可以想见,拓展和深化跨国公司与中国的投资对接与合作在未来5年将商机无限,大有可为,且目前已经吸引了众多国际投资者的目光。中国还在规划中明确提出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对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旨在为外资准入营造公开透明的法律环境、高效便利的行政环境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互利共赢的全面开放格局将为全球发展带来商机和动力

“十三五”规划提出开放发展、实现合作共赢的重要理念,并通过“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亚投行等重大制度创新,推动全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国际大通道建设,建立了全球更广泛的国际合作框架。2013年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的伟大倡议,目前已获得60多个沿线国家和诸多国际组织的积极响应,既为沿线各国企业打开了一条把产品延伸到丝绸之路的重大机会,也解决了制约沿线国家和地区发展的基础设施落后、人才不足、资金短缺等瓶颈,将有力推动沿线国家的贸易、就业和社会发展。此外,中国已经与数十个国家签订了产能合作协议,推动落实一大批铁路和电力等重大项目,加大与这些国家在装备制造及技术合作方面的力度,并探索与发达国家在此方面的“第三方合作”模式,将有力提升非洲等发展中国家的能力建设和工业化进程。

总的来说,“十三五”规划是实现中国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瞻性、指引性文件,是中国给世界的一颗定心丸,它将在实现中国经济跨跃式提升的同时,为世界提供新的发展机遇和发展动力。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 田慧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