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习近平讲述中波友好故事

作者:佚名 来源:学习中国
2016-06-21 13:24:42

故事四:新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

习近平讲述:

新中国成立初期,波兰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在采矿、制糖、航运等领域提供了大量支持和帮助。1951年成立的中波轮船公司是新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至今运营良好。

故事背景:

听习近平讲述中波友好故事

中波双方交通部副部长出席中波轮船公司60周年成就展

中波轮船股份公司成立于1951年,最初在天津,1962年搬到上海。65年前,为了帮助刚成立不久的新中国建立一条通向世界的“海上铁路”,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愿意与我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的国家,波兰向中国伸出了友谊之手。两国政府签署协议,于1951年6月15日共同组建了中波轮船公司,这是新中国成立的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同时也揭开了新中国远洋运输事业的崭新篇章。中波公司在发展过程中,一直得到中、波两国历代领导人的支持和关怀。毛泽东主席曾指示要“好好办”,周恩来总理更是亲自确定了公司名称,波兰政府领导人也数度访问过中波公司。在中波公司成立初期,波兰是世界航运大国,有着庞大的远洋船员队伍和发达的航海技术。中波公司的波兰职工热心细致地传授中国职工航海技术和航运管理经验,为新中国远洋事业输送培养了第一批专业人才。因为受到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中波公司在成立初期,发展非常艰难。公司名义上为波兰远洋公司所有,对外则是以波兰远洋公司的身份出现。当时的中国没有自己的远洋货轮,正是基于中波公司的建立,中国可以购买和租用轮船,发展航运。中波轮船公司65年的发展是两国企业在经贸领域合作的成功典范,在同时期建立的中外合资公司中只有中波轮船公司一直存在到现在,中波公司在两国经贸合作上具有重要意义。

故事五:第一个访问新中国的外国演出团

习近平讲述:

马佐夫舍歌舞团是第一个访问新中国的外国演出团,表演的《玛祖卡》、《波罗乃兹》、《小杜鹃》、《芦笛》等波兰民间歌舞流传至今。

故事背景:

听习近平讲述中波友好故事

马佐夫舍民族歌舞团是波兰及中东欧地区著名民间歌舞团,曾经6次访华,为促进中波文化交流作出重要贡献。歌舞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48年,它是由塔泰乌什·谢格尔特斯基(Tadeusz Sygietynski)教授和他的妻子米拉(Mira)共同建立的。建立这个歌舞团的想法是非常有价值的,二战后的那段时间,对于波兰人来说是一段非常困难的时期。战争摧毁了一切,不管是物质抑或精神层面的。玛佐夫舍(Mazowsze),既是歌舞团的名字,也是波兰中部的地名。玛佐夫舍地区就是波兰玛祖卡舞曲的发源地,它是波兰民间歌舞中最具代表性的旋律。这种3/4拍的舞曲,类似于华尔兹,却刻意加重拉长了第二拍的节奏,带着一丝轻快和俏皮。波兰的马佐夫舍民间歌舞团是在1953年第一个来华访问演出的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民间歌舞团。他们旋风式的访问过后,给中国民众留下了如《小杜鹃》《芦笛》《女主人不在家》等歌曲,尤以前者最为流行。中国观众也第一次欣赏到了“玛祖卡”“克罗科维雅克”“波罗乃兹”等波兰民间歌舞。6月1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下午抵达波兰首都华沙,当晚即应邀来到贝尔维德宫做客,并同杜达夫妇共同欣赏波兰马佐夫舍民族歌舞团的精彩演出。

习近平主席所讲述的这五个故事,只是中波近四个世纪友谊长河中的五朵浪花,中波友好故事多如维斯瓦河两岸的花朵,中波人民情义胜似奔流不息的长江水,习近平此访又将为中波友谊故事汇增添诸多精彩篇章。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