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蓉:英雄史诗 人间奇迹——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来源:宣讲家网
2016-10-13 14:49:02

核心提示: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主力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毛泽东同志曾就长征作出过精辟的总结:“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而告终。”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既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点,更是无与伦比的人间奇迹、撼天动地的英雄史诗。

李蓉:英雄史诗 人间奇迹——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李蓉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副主任

2016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家都知道,中国工农红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在上海诞生以后,长时期没有自己的军队。什么时候党才有了自己独立领导的军队呢?是在大革命时期,党觉得武装斗争很重要,这才开始组建军队。“铁甲车队”的全称为“建国陆海军大元帅府铁甲车队”,成立于1924年11月,也是大家所熟悉的叶挺独立团的前身。这是很小的一只武装力量,那么什么时候开始武装力量的规模开始扩大呢?是大革命失败以后。大革命失败以后,党开始独立地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号。所谓工农革命军,其实就是指参加人民武装的都是工人和农民,也包括当时受革命影响的国民革命军的一些部队。

毛泽东上井冈山以后,打出来的旗号叫工农革命军,也就是中国工农红军的前身,直到朱毛会师以后,才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的正式名称定为中国工农红军。

到了抗战时期,国共合作,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就改变了名称,分别为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抗日武装。

到了解放战争时期,八路军、新四军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

工农红军实际上是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失败以后,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领导和组建的人民武装。这个人民武装建立起来以后,立下了赫赫战功,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创建了十几块根据地。

1933年下半年,蒋介石调集了100万的兵力,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大规模“围剿”。“革命根据地”的名称也有发展过程。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共产党领导的叫做革命根据地,包括井冈山、中央苏区、湘赣根据地、鄂豫皖根据地等。在抗日战争时期,就不叫革命根据地了,而是叫抗日根据地。红军长征是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我们党领导的各个根据地的主力红军进行的战略转移的总称。我们经常讲红军长征二万五千里,但实际上这是指的中央苏区出发的红一方面军。红军共有四支部队进行了长征,分别是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但是这四支部队出发的地方不一样。中央红军是从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的,也就是瑞金、于都。但是也有部队是从福建长汀出发,还有的是从福建建宁出发的,因为参加红一方面军长征的是五个军团:红一军团、红三军团、红五军团、红八军团和红九军团,所以他们的出发地是不一样的,只不过有一个最终的集结地,都要过于都河,从东往西走。当时想的就是要去湘西,和红二、六军团汇合。在其他的根据地,比如红25军是1934年的11月从河南罗山的何家冲出发,红二、红六军团(后同红一方面军第三十二军合编为红二方面军)是1935年才出发的,红四方面军也是1935年出发的。所以,关于这个红军长征的基本概念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粉碎了国民党的“围剿”,保存了红军的力量。

红军长征还有一个目标,就是北上抗日。1931年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开始发生变化,共产党提出北上抗日的方针。1934年红一方面军出发之前,就曾派出寻淮洲、乐少华和粟裕率领红七军团先行北上,这支队伍被称为抗日先遣队。但是这支队伍在闽浙赣边区和方志敏领导的红军会合以后,出师不利,最后基本上是全军覆没,除了粟裕率领一部分人突围出来以外,像方志敏就是在怀玉山被国民党抓捕的。北上抗日先遣队实际上起了两个作用:一是宣传共产党的北上抗日方针,二是分散了敌人的注意力,帮助主力红军转移。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