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经贸专家建言:对抗贸易逆风,与中国携手刻不容缓!

马来西亚国立大学教授苏费安·朱索4月16日在《中国日报》撰文称,美国政府近日宣布对几乎所有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此举震惊全球。面对美国的关税霸凌,马来西亚应与中国加强合作,危中寻机,化危为机。

马经贸专家建言:对抗贸易逆风,与中国携手刻不容缓!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4-16 17:1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马来西亚国立大学教授苏费安·朱索4月16日在《中国日报》撰文称,美国政府近日宣布对几乎所有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此举震惊全球。面对美国的关税霸凌,马来西亚应与中国加强合作,危中寻机,化危为机。

漫画作者:中国日报 马雪晶

中马应携手抵御贸易逆风

文章指出,作为往来密切的贸易伙伴,中国和马来西亚去年的双边贸易额达到2120.4亿美元。如今,两国正在全力抵御国际贸易逆风。在此背景下,中国领导人于15日至17日对马来西亚进行国事访问,可谓正当其时。

上周末,美国政府再次朝令夕改,对是否豁免中国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的“对等关税”采取了模棱两可的政策。

中国生产了多个品牌的智能手机,并给美国苹果公司组装iPhone手机,同时从马来西亚进口部分手机芯片。由于关税上调,中国出口到美国的智能手机售价将上涨,随之而来的或是手机销量下滑。有鉴于此,中国对手机芯片的需求可能会减少,而这又会影响马来西亚芯片行业的对华出口。马来西亚在2023年向中国出口了价值185亿美元的集成电路,由此可见芯片出口对其至关重要。

很显然,中马两国的供应链已经紧密融合。马来西亚为中国制造的智能手机生产芯片,这些手机不仅出口到美国,也出口到世界其他地区。

马来西亚对华芯片出口不仅将受到美国新一轮关税战的影响,还会遭到美国《2022芯片与科学法案》的冲击。马来西亚被美国列入人工智能(AI)相关出口管制措施的第二级管制国家,这限制了其获取先进的人工智能芯片的机会。

中马应当化危为机

文章进一步表示,应对美国加征关税,各国应当抓住机会重新调整贸易和投资政策、构建新的供应链体系。

中国、马来西亚和东盟应当危中寻机,重新部署区域供应链,推动本地区中间产品、成品以及服务等领域的贸易。中国、马来西亚和其他东盟成员国都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的缔约国,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预计将于今年上线。

作为世界最大自贸区,RCEP覆盖了全球30%的经济体量和人口数量。2023年,RCEP区域内部贸易额达到5.6万亿美元,约占世界贸易总额的20%。未来,区域内90%以上货物贸易将逐步实现零关税。

同样值得一提的是,RCEP致力于提升服务贸易自由化水平,这有助于中国、马来西亚和其他成员国发展对区域高科技供应链至关重要的服务,包括与制造业、物流、研发和合规性评估相关的服务。

与此同时,RCEP成员国应致力于减少区域内贸易壁垒和非关税壁垒,包括许可证、配额、人才流动限制以及地方法规。中国、马来西亚和其他成员国应促进区域研发合作、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进而提升关键技术自主研发能力。RCEP成员国需要解决这些重要问题,从而增强区域半导体供应链的韧性。

文章最后强调,中马应当抓住机会,打造媲美甚至超越美国品牌的高端智能手机,并利用地区国家的数据中心、技术和服务器实现互联互通。我们需要当机立断,作出正确选择。

(英文原文刊发于《中国日报》智享汇栏目)

(编辑:严玉洁 王辉 朱萍)

【责任编辑:严玉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