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

来源:新华网
2015-09-01 18:02:37

一种精神永远弘扬--

习近平:“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

“我不是在为已故的人守灵,而是在为活着的人守志!”

哈尔滨,一座充满现代气息的东方都市。很难想象,历史上日伪曾在这里统治13年。

烈士陵园里,苍松翠柏间,安葬着抗联名将陈翰章、汪雅臣等数十位革命烈士。28岁的原野毕业于播音主持专业,担任讲解员6年。喜欢这份工作的她,对记者说:“这些年自发来祭奠先烈的人越来越多。”

一处烈士陵园一处精神高地,无声地传递着力量。

记者一路采访,一路探寻:自1840年屡战屡败的中国究竟靠什么取得了存亡一战的胜利?这场改写民族命运的大转折又给后人留下了怎样的财富与启迪?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

一年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话语铿锵!

记者一路采访,一路感叹!

--这是怎样的一种精神?

提起白山黑水间的那段抗战岁月,91岁的抗联老战士李敏不禁热泪盈眶:“没有粮食吃,大家就吃草根、吃树皮、吃皮带、吃棉袄里的棉花籽……在抗联,牺牲比活着容易,但我们得活着,活着打鬼子!”

--这是怎样的一种气节?

首抵卢沟桥事变现场,见证台儿庄炮火,匍匐山西青纱帐……今年113岁的《大公报》,在14年抗战期间因日军迫近6度迁馆,从天津到上海,从汉口到香港,从重庆到桂林,誓言决不在日军铁蹄下办报一天。

最近,大公报人拍摄了一部名为《一份报纸的抗战》的6集纪录片,反映那段苦难悲壮又慷慨激昂的岁月,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

--这是怎样的一种无畏?

“如果中国人都投降了,那还有中国吗?”弹尽粮绝、身陷重围,东北抗联第一路军总指挥杨靖宇对前来劝降的人说。

这样的细节人们已经耳熟能详,但仍然震撼人心,国防大学教授金一南不禁感叹:“今天之所以还能有中国,就是因为有这样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在最黑暗、最困难、最无助、大多数人万念俱灰的时候,用自己的灵魂与血性,支撑起中华民族的脊梁。”

--这是怎样的一种壮烈?

“誓死不做亡国奴!”

从杨靖宇、赵尚志、左权、彭雪枫、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等抗日将领,到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新四军“刘老庄连”、东北抗联八位女战士、国民党军“八百壮士”等英雄群体,无数华夏儿女不畏强暴、以身殉国。

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曾这样描述八路军:“已经成为一种英勇的传说,这传说在它万次战斗的记录中,象征着每一个作战的人都必须相信它具有的那些战斗的品质:忍耐、敏捷、勇敢、指挥的天才、不屈不挠以及--也许最重要的--精神的不可战胜。”

在胜利日阅兵式上,代表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联、华南游击队4个群体的英模部队,将组成10个徒步方队亮相。

“这些英模方队的名称,是对抗战胜利的更大宣扬和对先辈英雄的最高敬意,也让新一代官兵更深刻铭记历史,将这些部队铸造的精神传承下去。”出生在当年82勇士殉国地、听着英烈故事长大的“刘老庄连”英模部队方队副政委王业成说。

--这是怎样的一种凝聚?

“兵民是胜利之本”“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

胶东地区妇女3个月内捐献黄金50两、白银1.24万两;海外华侨4年里的汇款占军费开支总数的43%,5年捐献各种飞机达217架;印尼华侨捐的1亿多粒防治疟疾的金鸡纳霜,够500万人服用……不久前出版的《中国抗日战争史简明读本》里的一个个数字,折射出一个民族的众志成城。

从前方到后方,从国内到海外,军民携手,前赴后继,中华民族蕴藏的精神和力量空前爆发。

摧锋于正锐,挽澜于极危。中国用四万万人的团结向世界昭示,无论侵略者的气焰有多嚣张,结果注定是灭亡的下场!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精神上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

“精神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气质和文化品格,它深刻地影响着民族的生存发展。抗日战争的胜利不仅是政治上的胜利,也不仅是军事上的胜利,而且是精神的胜利。”国防大学刘亚洲上将这样写道。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习近平总书记一语中的。

70年弹指一挥,这份不畏强敌、勇于牺牲、将民族与国家利益高高扬起的精神与气节,连同承载它们的英雄与事迹,已融入民族骨血,重铸起坚不可摧的民族魂魄。

这力量穿越时空,历久弥新,在不同时代焕发出不竭的精神伟力……

8月,细雨中的昆明,已收到北师大录取通知书的湖北姑娘钱乃馨和几位同学专程来到西南联大旧址--70多年前,8000多名怀着救国强国梦的中国青年在炮火中坚持学习,他们中间后来产生了诺贝尔奖获得者、“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以及两院院士、教授专家……

“就是想来看看,天天拉警报,他们仍乐观淡定、专心学业,是为什么?”钱乃馨说,“因为他们身上有一种精神、一种将国家和民族命运担当在身的使命感,这是我们治学、为人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