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英国大使刘晓明在《世界邮报》发表署名文章:《中国无意统治南海》

来源:外交部网站
2016-07-01 11:34:25

2016年6月23日,《世界邮报》网站刊登驻英国大使刘晓明题为《中国无意统治南海》的署名文章。全文如下:

驻英国大使刘晓明在《世界邮报》发表署名文章:《中国无意统治南海》

两个半世纪前,当英国海军高唱“不列颠统治海洋”(Rule, Britannia! Rule the waves)时,英国开启了其构建大英帝国和称霸世界之路。今天,有人偏要旧曲新唱,诬称中国正在唱一曲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统治海洋”。他们指责中国要将南海变成中国的内海,建立军事基地,阻碍其他国家船只自由通过。

中国真在犯这样的“时代错误”(Anachronism)吗?中国在南沙群岛进行了一些岛礁建设,部署了一些防卫装备,难道这就证明中国在南海要大搞“军事化”,要统治南海,甚至统治海洋吗?

事实真相是:中国作为最早发现、最早命名、最早开发、最早管理南海诸岛的国家,对南沙群岛拥有当然的主权,但实际上只控制了其中几个岛礁,而越南、菲律宾和马来西亚则在近几十年里陆续侵占了40多个。在中国控制的岛礁中,除由台湾当局驻守的太平岛拥有较好自然条件外,大多生存条件恶劣。而近几十年来,越、菲在其占据的岛礁上填海造地,大兴土木,扩建设施,企图强化实际占有。针对这种严重失衡且不断加剧的局面,中国只能采取必要举措加强在南沙群岛的存在。也就是说,中国作为南沙群岛真正的主人,必须回到南沙群岛,重申本来就属于自己的主权。毕竟,国际政治和外交谈判都是现实的。或许这才应被称作“再平衡”。这如同过去在英格兰,一旦流浪汉闯入空宅,主人想要夺回房子、驱逐侵入者(squatter)将非常艰难。克制固然必要,但无所作为只能助长侵入者的得寸进尺。

把中国增强在南海的存在说成统治南海,完全是偷换概念。中国主张对南海有关岛礁拥有主权和历史性权利,并不是要将整个南海收入囊中,将南海划为中国的内海。南海是国际货物和能源运输大通道,中国不会妨碍正当、合法的航行自由。

今天南海局势真正的危险是有的域外国家炮制借口和预设圈套,采取挑衅性军事行动,迫使中方加强防卫,形成“预言自我实现”。在这场博弈中,中国并不掌握左右形势发展的开关,完全是被动反应,这是显而易见的。

助长南海局势紧张的因素还有少数域内国家的有恃无恐。有人说,中国不应“以大欺小”。可事实是“小国在向大国发难”。菲律宾挑起的南海问题仲裁案就是典型的例子。小国敢于挑战大国,是因为它们认为背后有更大的大国在为其撑腰。它们自以为计谋得逞,实际上早已沦为超级大国称霸世界棋盘上的棋子。殊不知,这样的棋子有用时可留,无用时可弃。超级大国历来是来了又走,走了又来。金兰湾、苏比克湾的变迁就是最好的说明。

在南海问题上,中国既要坚决捍卫国家主权,也在保持高度克制,既不想被动地招来擦枪走火,更不愿打一场强加在自己头上的国际官司,这的确考验着中国的外交智慧和战略定力。

但南海问题并不是一个无解的死结。“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是中国最早提出的处理南海问题主张,也是中国一贯坚持的基本原则。“双轨思路”是中国提出的现实解决方案,即有关争议应由直接当事国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根据国际法通过谈判和协商妥善解决;南海的和平稳定则由中国和东盟国家携手共同维护。

南海问题是一块考验各国的试金石。我们希望某些域内国家不要一意孤行,执意扩大矛盾,恶化地区合作,而是与中国一起有效管控分歧,维护稳定,探索新型合作方式。我们也希望个别域外国家不要在本地区拉帮结派,加大前沿军事部署,不断挑衅搅局,而是秉持公正立场,不选边站队,支持中国与直接当事国通过双边谈判解决争议。

今天的世界既不是处于十七、十八世纪的殖民扩张时期,也不会再现十九世纪末的欧洲列强争雄格局,更不会重回上世纪冷战时代。中国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深知大国兴衰的历史规律。中国既没有称霸的传统,也没有称霸的兴趣,更没有争霸的冲动。中国要走的路始终是和平发展之路。

《世界邮报》(The World Post)被誉为互联网第一大报,系《赫芬顿邮报》(Huffington Post)与伯格鲁恩研究所于2014年共同创办,也是《赫芬顿邮报》的国际版块,主要关注全球政治、科技、前沿趋势等领域,并就国际新闻和时事发表深度评论。《赫芬顿邮报》总部在美国,在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巴西等10多个国家设有分部,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主要新闻网站,也是最著名的政治博客网站之一,每月独立用户访问量为94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