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总量不断增大,我国在发展中遇到了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过去30多年我国走的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经济发展路子,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效益低下、结构失衡、产能过剩、环境污染等便是其中最显著者。目前在原有的外需拉动、人口红利等增长动力快速减退的形势下,依靠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的经济高速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经济面临速度换挡、结构调整、动力转换节点。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世而制。”面对中国经济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习近平于2014年5月考察河南时首次提出新常态的判断,要求“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
他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还特别告诫全党:如果看不到甚至不愿承认新变化、新情况、新问题,仍然想着过去那种粗放型高速发展,习惯于铺摊子、上项目,就跟不上形势了。用老办法,即使暂时把速度抬上去了,也不会持久,相反,会使发展的矛盾和问题进一步积累、激化,最后总爆发。
2014年12月,习近平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首次系统地阐述了中国经济新常态四大特点:
——经济增长速度从高速转向中高速
——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
——经济结构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
——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
事物发展的运动规律是螺旋式上升的。“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政治经济学的辩证法。习近平经济理论中的“新常态”就是这一辩证法的杰出体现。
因此,“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速虽然放缓,实际增量依然可观。
在新常态下,中国不再简单以GDP增长率论英雄,但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速是“换挡”而不是“失速”,发展仍然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因此,对于我们来说保持合理的经济发展速度仍是完全必要的。
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速呈现出阶段性企稳的态势,国内生产总值(GDP)340637亿元,同比增长6.7%。(国家统计局:今年上半年GDP增速6.7%)
虽然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了0.3个百分点,但是所创造的GDP增量依然可观。如果按2010年不变价格计算的话,反而比去年上半年多增了230亿元人民币,可以看出中国经济是在稳定增长的。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发展前景更加稳定。
在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正在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劳动生产率同步提高、经济活力增强、经济结构调整初有成效。产业结构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转换,第三产业和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经济结构实现优化升级。
今年上半年,我国服务业持续较快增长,稳居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速比第二产业快1.4个百分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4.1%,比上年同期提高1.8个百分点,比第二产业高14.7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9.7%,比第二产业高22.3个百分点。
从工业内部来看,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长明显快于传统产业,工业发展技术含量不断提升。上半年,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0.2%和8.1%,比规模以上工业快4.2和2.1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为12.1%和32.6%,比上年同期提高0.7和1.2个百分点。
上半年,我国扩内需、促消费也取得积极进展,经济增长主要靠内需拉动,内需又主要靠消费拉动的态势明显。上半年,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3.4%,比上年同期提高13.2个百分点,比资本形成的贡献率高36.4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贡献率达73.4%)
按地区来说,中西部地区后发优势继续发挥,主要指标增长仍然快于东部。上半年,中、西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分别比东部地区快0.9和0.8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分别比东部地区快1.8和2.5个百分点。
在去产能方面,部分严重过剩行业产品产量有所下降。上半年,原煤产量同比下降9.7%,粗钢产量下降1.1%。
在去库存方面,工业企业和商品房库存出现积极变化。5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同比下降1.1%,连续2个月下降。6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71416万平方米,比5月末减少753万平方米,连续4个月减少。
与此同时,上半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5.2%。主要耗能产品综合能耗继续下降。经济发展方式有所好转。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
在新常态下,中国经济正在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新产业新业态方兴未艾,增长动力正逐步转换。
上半年,我国知识技术密集、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新兴产业发展明显快于传统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比增长11%,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5个百分点,其中二季度增长11.8%,比一季度加快1.8个百分点。
1—5月份,战略性新兴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8%,高于规模以上服务业5.8个百分点。网购、快递、移动支付等改变了社会消费方式,居民线上消费在过去两年高增长的基础上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服务类、移动端消费成为新的增长点。全国网上商品和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28.2%,其中,网上商品零售额增长26.6%,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11.6%。
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太阳能电池、智能电视等新产品新技术迅猛发展。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民众,收入分配更加公平。
增进人民福祉,使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经济新常态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经验也表明,必须逐步调整高速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腾出更多精力用来保障和改善民生。
今年上半年,在就业形势稳定、工资性收入继续增长、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以及消费环境逐步改善的带动下,居民收入总体平稳。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886元,同比增长8.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5%。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全力推进。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参保人数稳定增加,11个地区出台城乡居民医保整合方案,30个省市实现省内异地就医联网。棚户区改造稳步推进,新开工超过400万套。
新常态是一个客观状态,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今天这个阶段必然会出现的一种状态,是一种内在必然性。在新常态下进行结构调整,既要对原有制度安排、利益格局进行深度调整,又要避免经济社会系统性风险的爆发,技术含量高、难度系数大,需要我们切实将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
习近平指出,如何适应和引领新常态,我们的认识和实践刚刚起步,有的方面还没有破题,需要广泛探索。
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取得的成绩表明,习近平提出“新常态”的经济理论,是对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开出的一剂良方。只要我们依照习总书记的要求,在新常态下因势而谋、因势而动、因势而进,就一定能为中国经济再创出一片新天地。(张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