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尖刀连”士兵,一起感悟尖刀精神的铁血传承

作者:孙浩、胡梦涛 等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
2018-07-31 11:07:09

  尖刀出鞘,令敌胆寒;刀锋所指,所向披靡。在人民军队的浴火征程中,诞生了很多被誉为“尖刀连”的英雄集体。今天,我们走近其中几个“尖刀连”的士兵,一起感悟尖刀精神的铁血传承。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到,尖刀连的荣誉不仅代表了曾经的辉煌,更成为一个群体的精神品格。请关注今天出版的《解放军报》的报道——

走近“尖刀连”士兵,一起感悟尖刀精神的铁血传承

  薛世能

"尖刀连"上士薛世能

血战“1530”

■孙 浩 胡梦涛

6月的塞北,夜色如墨,风雨如磐。1530高地上,已浑身湿透的薛世能,下意识地将头盔向眉前压了压,试图遮住凌空砸下的雨点。

担任蓝军小分队的5名战士,在薛世能的带领下,夜宿1530高地,此时他们已潜伏了8小时,目的只有一个:誓死坚守阵地。而他们的对手,则是兄弟连队里素以敢打硬仗著称的“尖刀排”。这场强攻死守的对决,可谓尖刀对尖刀。

“班长,红军咋还没动静?”连续击退红军3个波次猛烈进攻后,列兵桂子健已几近虚脱,话语间牙齿“打架”的声音从电波中清晰传来。“坚持住!敌人马上发起第4次进攻了,我们的任务就俩字:死守!”薛世能通过电台回复。此刻,他与战士张劲潜伏在距红方进攻出发阵地500米远处,其余4人则被他分散部署在其身后1530高地的两个堑壕内。

天空放亮,薛世能那鹰一般的目光本能地环视着山脚下的风吹草动。透过望远镜,红军4台步战车正狂卷着泥泞疾驰而来。这次,红军汲取前3次的惨败教训,企图以一个加强排的兵力拔点夺要、攻占高地。

“进攻不易,防守更难,又是一场硬仗!”目睹对手的庞大阵容,薛世能笃定的眼神中不由得添了一丝隐忧。

风雨愈加暴躁起来。进攻出发阵地前,红军4台步战车骤然而停,只见载员下车后,迅速呈战斗队形移至掩体处,伺机而动。

“先挫挫他们的锐气!”薛世能和张劲利用有利地形一击成功,将对方两名前出破障队员瞬间击毙。不待对方反应过来,二人已急速向山顶方向运动。

破障受挫,红军立即作出调整部署,借助施放浓烈烟雾的庇护,接连展开扫雷爆破、开辟通路等战斗行动。随后,4台步战车鱼贯通过蛇形路、弹坑、泥潭等障碍,向1530高地迅猛突击。

“轰!”突如其来的爆炸声,让薛世能和战友们着实兴奋了一阵子:对方的一台步战车被他们埋下的反坦克地雷“炸开了花”。然而,红军官兵毫无惧色,巧妙利用地形展开隐蔽攻击,不断扩大进攻线,一点点蚕食着蓝军的布防线。

“准备反击!”薛世能带领全班从容应对,“反装甲组打击装甲目标,突击组歼灭敌散兵!”火力全开,红军再次受挫,不得不暂时隐蔽待机。

战斗进入胶着状态。此情此景,薛世能不禁惊叹,这与连史上那场战役何其相似,不同的是攻守方易位:1949年太原战役总攻时,连队担负突击任务,4班长周世森奉命带领全班头顶枪林弹雨,涉水越障架梯。梯子距城头差一人高,周世森双手抓住城头砖棱,纵身跃上城头,带领全班以猛烈火力掩护后续部队登城。战后,连队被原65军授予“尖刀连”荣誉称号。

“当年攻得上,今日守得住。69年前,老班长周世森带领全班当尖刀打头阵,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榜样!”紧要关头,薛世能的临机动员再次燃旺大家的斗志。防御阵地上,6人灵活运用战术,犹如神行诡兵,让对方无法捕捉行踪,恨得牙根直痒痒。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双方兵力持续损耗。其中,两名蓝军战士在前出爆破装甲目标时不幸“阵亡”,但对方的伤亡更大。此时,红军官兵已经杀红了眼,凭借猛冲猛打夺占第一道堑壕,向纵深发起拼命一搏。

“人在阵地在!”危情之下,薛世能果断下令对敌装甲目标再次实施火力打击。早已急不可耐的反坦克火箭炮手何海阳,待红军步战车进入射程后,快速完成对目标的测距和击发。“啾!”火舌喷吐,炮弹呼啸而出,红军最后一台步战车顿时被摧毁。不多时,3名迂回而至的“残敌”也被蓝军小分队悉数围歼……

“这场硬仗足足缠斗了5个小时,前3次战斗6人对12人和3台步战车,第四次战斗6人对38人和4台步战车。”演习复盘,浑身裹满泥巴的薛世能百感交集:“今天,我们能够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不正是尖刀精神的传承与延续吗?”

(图片摄影:胡延华)

印象

尖刀永不卷刃

■指导员 王国培

刀在石上磨,兵在苦中练。作为“尖刀连”新传人,薛世能自觉传承“对党特别忠诚、军事特别过硬、作风特别勇猛、守纪特别严格”的连魂,如同一把血性尖刀永不卷刃、招招制敌。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