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尖刀连”士兵,一起感悟尖刀精神的铁血传承

作者:孙浩、胡梦涛 等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
2018-07-31 11:07:09

走近“尖刀连”士兵,一起感悟尖刀精神的铁血传承

  刘杨

“尖刀七连”中士刘杨

暗夜善突袭

■万东明 周 愿

入夜,粤东某海域静谧的海礁下却杀机四伏。担任蓝军防袭扰的警卫哨兵目光如炬,死死地盯着防卫阵地上的一举一动。

“他还敢来吗?”“一定会来!”“能从哪里来?”“天晓得!”……两名哨兵一问一答。突然,一阵寒风吹过,哨兵脖颈处一凉,不禁打了个冷颤。回头一瞥,一支黑黝黝的枪管正顶在脖梗上。

两名哨兵身后,不知何时多了三个鬼魅般黑影。“你们怎么上来的?”哨兵惊恐。“游过来的!”三个黑影轻松的话语令哨兵目瞪口呆。“算你狠!”哨兵双眼喷火,但又无计可施。

这个令蓝军“咬牙切齿”的不是别人,正是第74集团军某旅“尖刀七连”中士刘杨,素有“暗夜尖刀”之称。

“暗夜尖刀”的名号,可是对手送的。

一次对抗,对手因为指挥所设置太靠前,被穿插而至的刘杨逮个正着,结果可想而知。第二次交手,双方正打得胶着,不承想,刘杨竟趁着夜黑,带着小分队奔袭数十公里绕至蓝军后方,先是点杀“通信基站”,而后摧毁“弹药库所”,最后竟然冒充蓝军通信兵,大摇大摆地走进指挥所“修”起了通信设备……气得蓝军指挥员当场放出豪言:抓刘杨,立大功!

第三次交手刚开始,蓝军连战连捷:红军前出的小分队频频受挫,不仅如此,红军指挥所还差点被蓝军偷袭。这些都让蓝军士气大振,而他们也吃一堑长一智,不仅将指挥所位置设在易守难攻的靠悬崖一侧的丛林处,而且还在岸滩一线布下天罗地网,一只蚊子都不能飞过!

这真能拦住刘杨?暗夜,一阵“嗡嗡”声打破宁静。此时,一架无人机悄悄逼近岸滩上空,不断传回实时画面,而操作手,正是刘杨。为了突破蓝军“密不透风”的防守,刘杨小心翼翼地操纵无人机绕岸飞行。但令人意外的事情发生了:无人机竟犯起“大忌”越飞越低,直至掠地飞行。

“这么嚣张,看你往哪跑!”没等无人机“反应”过来,两名潜伏的蓝军哨兵抄起身上的绳网,协力将其捕获,随即向指挥所报告。

“这小子太精了。”蓝军指挥员后背一凉,捕获无人机的位置是最佳登陆地点,一旦实施突袭,后果不堪设想。没过多久,蓝军发出指令:向该地域增派兵力!

可就在这时,另一架小型旋翼无人机已经完成悬崖周边的侦察,满载而归。原来,第一架只是“诱饵”!

突袭开始!刘杨带着小分队从悬崖边抵岸,随即进行武装攀登,也就出现了刚开头那一幕。但蓝军的哨兵也不是摆设。还没等刘杨站稳脚跟,就被蓝军暗哨发现,一阵枪声过后,两名队员被“击毙”。“隐蔽,反击!”刘杨迅速下达命令。一时间,枪声大作。刚行动就被发现,刘杨却并没有慌乱。只见他拿出地图,目光跟着指尖快速搜索突击方向。“不要恋战,跟我来!”一番战术手语交流后,小分队交替掩护向一侧突击,引得蓝军哨兵纷纷尾随追击。

走一路打一路,小分队虽然很被动,但看到大批蓝军追来,他们却显得更加志在必得。到一悬崖边,刘杨对着电台大吼:“任务完成,可以行动!”而后小分队就地反击。

蓝军看到小分队“无路可逃”,迅速从三面实施合围。虽然敌众我寡,但小分队在刘杨的指挥下寸步不让,双方交火愈发激烈。

“兄弟们,我们的任务就是要拖住他们。想要当尖刀,就得不怕死!”刘杨激励战友们不要忘记“尖刀”威名的由来:在一次边境作战中,七连在上级部署下,向某高地发起进攻,用时2小时25分钟便夺占下来。随后,他们又利用地形打退敌班排规模反扑7次,己方无一人阵亡,战后被原昆明军区授予“尖刀七连”荣誉称号。

“既然无路可退,那就杀出一条血路。‘尖刀’们,跟我上!”刘杨大吼一声,带头转守为攻。小分队见状,纷纷效仿,并利用巨石和树木快速移动,向蓝军侧翼发起进攻,硬是撕开了一个“口子”,成功突围。小分队且战且退,蓝军步步紧逼,就在刘杨弹尽粮绝之时,三发信号弹突然从蓝军身后蹿向天际:蓝军再败。原来,刘杨这把“尖刀”只是“诱饵”。通过吸引蓝军火力,掩护红军后续特战分队登陆并实施破袭斩首。此役战罢,蓝军心服口服,暗夜尖刀,实至名归!

(图片摄影:李 彬)

印象

练就血性胆气

■指导员 姜松岳

无论战争形态如何演变,军人都要有血性、敢于亮剑,尖刀班长刘杨敢于当刀尖、打头阵,靠的就是一身血性胆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