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尔吉斯斯坦前总理卓奥玛尔特·奥托尔巴耶夫7月28日在《中国日报》撰文称,近年来,中国各省份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取得令人惊叹的成就。在此基础上,中国为全球清洁能源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意大利锡耶纳大学经济学教授保罗·宾7月29日在《中国日报》撰文,以中美欧葡萄酒贸易为例阐述加征关税只会适得其反,并不能起到保护本土产业的作用。有鉴于此,决策者应当审时度势,顺应贸易发展大势。
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教授米格尔·塞瓦斯蒂安7月25日在《中国日报》撰文称,在美国挑起关税战的背景下,中国与欧盟深化经贸合作具有重大意义。24日举行的第二十五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可谓正当其时,将为中欧合作开启新篇章。
芬兰能源与清洁空气研究中心专家劳里·米吕维尔塔7月24日在《中国日报》撰文称,近年来,中国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如今正在引领全球能源转型进程。
德国柏林自由大学教授克劳斯·齐默尔曼7月24日在《中国日报》撰文称,在中欧迎来建交50周年之际,第二十五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于7月24日在北京举行。在当前背景下,促进人才交流有助于推动中欧关系更上层楼。
国际经济协会秘书长莉莉·扬·英和印尼威拉塔玛研究所(Wiratama Institute)研究员耶西·瓦迪拉7月23日在《中国日报》撰文称,美国近日与印尼达成贸易协议,将对所有进口的印尼商品征收19%的关税。该协议看似给印尼提供了缓解争端的转机,实际仍存在不确定性,印尼应警惕美协议背后的隐藏风险。
全球知名货运企业DHL供应链亚太区首席执行官哈维尔·毕尔巴7月19日在《中国日报》撰文称,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不可或缺。
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于7月16日至20日在北京举行。塞尔维亚国际政治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娜塔莎·斯塔诺耶维奇日前在《中国日报》撰文称,在共建“一带一路”迎来新阶段之际,中国举办链博会可谓恰逢其时,为各国企业带来了巨大机遇。
中国“新三样”产业有多牛?吉尔吉斯斯坦前总理赞不绝口 吉尔吉斯斯坦前总理卓奥玛尔特·奥托尔巴耶夫7月28日在《中国日报》撰文称,近年来,中国各省份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取得令人惊叹的成就。在此基础上,中国为全球清洁能源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关税战为何适得其反?听完意大利经济学家的葡萄酒故事就懂了 意大利锡耶纳大学经济学教授保罗·宾7月29日在《中国日报》撰文,以中美欧葡萄酒贸易为例阐述加征关税只会适得其反,并不能起到保护本土产业的作用。有鉴于此,决策者应当审时度势,顺应贸易发展大势。
西班牙前大臣给中欧合作划重点:气候、金融、基建是亮点 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教授米格尔·塞瓦斯蒂安7月25日在《中国日报》撰文称,在美国挑起关税战的背景下,中国与欧盟深化经贸合作具有重大意义。24日举行的第二十五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可谓正当其时,将为中欧合作开启新篇章。
芬兰能源专家:中国引领全球能源转型进程 芬兰能源与清洁空气研究中心专家劳里·米吕维尔塔7月24日在《中国日报》撰文称,近年来,中国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如今正在引领全球能源转型进程。
中欧关系如何更上层楼?德教授支招促人才交流 德国柏林自由大学教授克劳斯·齐默尔曼7月24日在《中国日报》撰文称,在中欧迎来建交50周年之际,第二十五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于7月24日在北京举行。在当前背景下,促进人才交流有助于推动中欧关系更上层楼。
印尼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是好是坏?印尼经济学家抽丝剥茧 国际经济协会秘书长莉莉·扬·英和印尼威拉塔玛研究所(Wiratama Institute)研究员耶西·瓦迪拉7月23日在《中国日报》撰文称,美国近日与印尼达成贸易协议,将对所有进口的印尼商品征收19%的关税。该协议看似给印尼提供了缓解争端的转机,实际仍存在不确定性,印尼应警惕美协议背后的隐藏风险。
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为何不可或缺?货运大咖带你一探究竟 全球知名货运企业DHL供应链亚太区首席执行官哈维尔·毕尔巴7月19日在《中国日报》撰文称,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不可或缺。
链博会如何为“一带一路”链接新机会?塞尔维亚研究员的深度解读来了 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于7月16日至20日在北京举行。塞尔维亚国际政治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娜塔莎·斯塔诺耶维奇日前在《中国日报》撰文称,在共建“一带一路”迎来新阶段之际,中国举办链博会可谓恰逢其时,为各国企业带来了巨大机遇。
对抗非唯一!美中制造业合作被这位会长看好 美中公共事务协会会长滕绍骏7月15日在《中国日报》撰文称,中美应当加强在制造业领域的合作,共同引领全球工业发展进程,进而造福全世界。
汽车行业的未来在中国!德国经济学家呼吁欧洲车企加强对华合作 德国权威汽车经济学专家、波鸿汽车研究院院长费迪南德·杜登赫费尔7月14日在《中国日报》撰文称,近年来,中国在汽车工业领域取得巨大进展。如今看来,汽车行业的未来在中国,欧盟车企应当加强对华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美商会会长:中国未来五年,这些行业对美企也是红利 华南美国商会会长哈利·赛亚丁和美国摩斯大学特聘教授詹姆斯·埃里克·布莱克7月10日在《中国日报》撰文称,过去七十多年来,五年规划在中国现代化和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美国应当抓住中国“十五五”规划契机,深化对华合作,造福两国乃至全世界人民。
丹麦知名学者:自由贸易弊大利大?美该算清账了 丹麦哥本哈根共识研究中心主任约恩·隆博格7月9日在《中国日报》撰文称,世界各地的民众逐渐意识到自由贸易的诸多益处。如今,大多数美国人认为本国政府应该推进自由贸易,欧盟正在加速推动与多国达成自贸协定,中日韩等东亚国家则已经就深化贸易合作达成共识。
世界人口日:赋能青年,共建理想家庭 今年“赋能青年,共建理想家庭”的主题,凸显了青年塑造全球未来的核心作用。唯有倾听青年心声、构建支持性环境,才能让青年实现发展潜力。当青年对生活与未来充满希望时,他们才更可能创建他们想要的家庭,为构建公平、可持续的社会注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