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发展理论的实质是中国式的现代化理论

来源:红旗文稿
2014-07-10 14:53:33

  二、邓小平发展理论的历史贡献

  邓小平的发展理论对于中国的现代化理论和实践到底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应该说无论如何估计都不过分。邓小平是中国现代化的总设计师,他对现代化的历史贡献主要有:

  1. 开创了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理论。邓小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上开拓了新的理论体系。他在阐释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时说:“从许多方面来说,现在我们还是把毛泽东同志已经提出、但是没有做的事情做起来,把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把他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今后相当长的时期,还是做这件事。当然,我们也有发展,而且还要继续发展。”邓小平发展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创造性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

  2. 实现了中国社会的历史性转折。1991年7月2日,李光耀在一次接受访谈时说:“再过20年,中国就可能不同了,因为邓小平把中国推向前,不可能再走回头路。转折点的确在于邓小平。他已经打开了窗,不可能把窗再关起来。”在邓小平发展理论的指导下,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在实践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使人们的思想习惯与社会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正如1988年6月22日邓小平会见埃塞俄比亚总统门格图斯的谈话中所说:“中心点是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从封闭转到开放,从固守成规转到各方面的改革。”

  3. 创立了中国特色发展理论。邓小平理论促使中国经济发展与各项改革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邓小平有关中国经济发展的一系列阐述,基本上解决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宏观理论问题,可以被称为中国特色发展经济学。印度学者苏地生评价道:“美国《时代》周刊已经两次把邓小平选为当今世界风云人物,没有什么人对此提出异议。全世界还应该认识到,邓小平是当代最伟大的发展经济学家。”应当“把下一次诺贝尔经济学奖授给邓小平。邓小平作为一个政治经济学家的信誉是确定无疑的。他砸碎了空想主义的枷锁,运用自己丰富的经验和智慧在中国建立起一种新模式,而这一模式正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今天所需要的”。

  4. 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邓小平理论对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具有方法论意义。正如胡锦涛同志指出的:邓小平同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境界。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与和谐社会建设的结合机理研究”<项目编号:09YJA710059>的阶段性成果)

  (陆卫明 曹宏 曹芳 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