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三,注意到艺术生产和物质生产的不平衡问题,这是马克思正视现实的结果。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提出这一命题,表面上看这和马克思主张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观点有冲突之处,但实际上并不冲突。在马克思看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个基本原则,但作为上层建筑顶端的艺术和经济基础之间还隔着政治、道德、宗教、法律等中间环节,中间环节的存在让物质生产不能直接决定艺术生产,这样物质丰富与艺术未必发达的不平衡问题就可以从社会结构上获得理论支持。同时,从实际情况看,有些时候艺术发达的时候物质不丰富,艺术不发达的时候物质丰富。无论是社会结构还是实际情况,都是现实的存在,“不平衡”这一理论问题的提出,从侧面折射出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性品格。
现实性品格的另一表现是马克思恩格斯要求文艺要能够真正反映现实。
文艺反映现实是个老话题,但什么是现实却是言人人殊的事情。在马克思之前,文艺理论对现实的理解主要有“镜子”式的现实和通过情感反映现实这两种看法,这两种看法的共同之处在于作品中的现实是一目了然的,或者在作品中直接呈现出社会的现实面貌,如亚里士多德所说的“摹仿”和左拉所主张的“自然主义”;或者在作品中展示和现实生活直接相关的情感,如华兹华斯所说的“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和托尔斯泰所要求的有“感染”性的感情。在吸收别林斯基和黑格尔等人的相关观点后,马恩对作品中的现实有了自己的理解。文艺要做到真正反映现实,就不能停留在模拟(虚拟)现实或反映现实情感的层面,而需要超越这一层面。大致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实现超越:
一是用超越表层的生活图画来探究隐藏于其中的现实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分析欧仁·苏《巴黎的秘密》时指出,小说表面上刻画了形象丰满的鲁道夫和玛丽花等人物,但小说及小说吹捧者(青年黑格尔派)用抽象的思辨来统摄小说,用宗教的救赎精神来塑造人物,看起来人物是在现实社会环境中展开活动,但没有真正把握现实,将具体的现实消融于抽象的思辨之中,人物最终走向作者设计好的道德规范之中。就小说内容看,展示了不同人物的性格变化和命运归宿,提供了一幅看起来很生动的生活画卷,但人物的变化和归宿与人物本身的性格和经历不相匹配,实际上“只是提供了一幅毫无内容的漫画”,不仅回避了现实,还歪曲了现实。《神圣家族》虽然没有指出隐藏于小说中的现实关系究竟是什么,但指出《巴黎的秘密》“把现实的人变成了抽象的观点”还是突出了写“现实的人”的重要性。
二是超越作家情感和作品表现之间的同质联系,区分作家在现实生活中的情感和作品中流露出来的情感之间的差异,以此来衡量作品反映现实的程度。在关于巴尔扎克世界观和创作不一致的评论中,恩格斯表现出对情感倾向和现实描写关系的另一种理解。巴尔扎克在作品中走向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对立面,“他看到了他心爱的贵族们灭亡的必然性,从而把他们描写成不配有更好命运的人”,“他经常毫不掩饰地赞赏的人物,却正是他政治上的死对头”。巴尔扎克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能够真正从现实出发,如实地描写人和人之间的现实关系。由于巴尔扎克的创作遵循现实主义原则,尽管他的世界观和创作之间存在矛盾,也不妨碍他在作品中真正反映现实,在恩格斯看来,这恰恰是“现实主义的最伟大胜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