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鹏: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新亮点梳理

2015-03-09 13:30:41

  2.政策框架

  今年在整个的框架领域我们可能有这样几点。

  第一点是在财政政策方面,要继续坚持积极财政政策的取向。

  积极财政政策主要表现为政策的扩张性。那么今年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共安排自己的财政赤字是1.62万亿元,比去年增加2700亿元,赤字率从占GDP的2.1%提高到2.3%。

  之所以有这么庞大的赤字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个方面的原因,面对经济形势的下行,面对调结构一系列工作的持续推进,那么我们政府手里必须要有相对充足的资源能够满足刚才所说的各项需要。第二点,我们要大量开展定向减税,全面清理收费。这种情况下也会带来各级政府收入减收。减收以后怎么办?事情还要做,支出还要安排,就暂时通过举债的方式来满足在减税和清费的过程当中所带来的收入的缺口。

  但是看似1.62万亿的赤字规模,大家都觉得非常的庞大,其实这个赤字规模是我们一压再压的结果。而且从现状来看,赤字率从2.1%提高到2.3%,2.3%的赤字率水平在全世界的主要经济体当中我们应该是最低的。

  全世界公认的3%的赤字率安全线,甚至大家认为发展中国家可以更高一些,因为他的发展压力更大、发展空间更充足,在经济发展以后稍微高一点的赤字都可以在以后的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大量财政收入的回报当中得到有效的平衡和补偿。中国不仅低于所谓的发展中国家的平均赤字率,我们还低于国际上发达国家所公认的3%的安全线。也就是说,今年的1.62万赤字率水平,对于中国来讲是完全可承受,对于经济运行的风险来讲几乎是没有风险的。

  第二,货币政策今年将怎么选择?持续稳健的货币政策。那么基本的政策取向是稳健型。那么稳健型背后的潜台词,我们可以理解为中性,也就是货币政策相对地仍然处于中性的水平。除了满足经济当中的交易和支付需要以外,货币政策不直接对经济发展环境形成刺激。那么,这个增速预定为多少?预定12%。但是我们也考虑到今年的经济发展环境的局面,特别是一些资产市场当中所存在的一些潜在风险,那么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在12%的背后还留有余地。如果需要的话,还可以比12%再高一些。而且国务院认为今年可以同时运用数量型和价格型的货币政策手段来应对我们经济运行当中所出现的一系列的风险。那么,这些风险中,有些看似是当前可以预测的,有些需要风险暴露出来再来进行应对的。

  总体上采取以上的手段,一方面要把风险控制好,另一方面又要经济的运行效率提高起来,用报告当中话说,“让更多的金融活水流向实体经济”。

  第三,产业政策。产业政策今年要做什么?要增加研发投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加强质量、标准和品牌建设。换句话说,在产业链分工不断完善的同时,我们也要注重价值链的建设和培养。这是产业政策。

  最后一个非常重要的政策就是社会经济组织方式的重大政策,叫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报告当中是这样来描述:“千千万万个市场细胞活跃起来,必将汇聚成发展的巨大动能,一定能够顶住经济下行压力,让中国经济始终充满勃勃生机。”这就是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非常重要的期许。那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后国务院用了一个词来概括,叫做“发展的巨大动能”。这个词,我相信也会成为2015年经济发展政府调控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词。因为“动能”这个词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至少出现了两次。待会儿讲到第二次的时候我们来共同来跟大分享一下什么是“动能”,“动能”的内涵究竟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