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2015年改革的关键点和要点
接下来进入到政府工作报告的第三篇章,叫做“把改革开放扎实推向纵深”。这一部分主要谈谈2015年我们要做的主要改革包括哪些?这些改革怎么来做?用一句《报告》当中话来进行概括,就是“必须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全面深化改革,统筹兼顾,真抓实干,在牵动全局的改革上取得新突破,增强发展新动能”。第二次出现了 “动能”的理念,在这里我跟大家要分享一下“动能”。
什么是“动能”?也就是说能够使经济持续运行下去的能量源,它就是动能。动能如何来?从现状来看,动能主要自于三个方面。
第一,我们叫做“势能”转换为“动能”。“势能”从何而来?从改善我们的国际分工地位,从提升我们价值链的高度当中来。中国经济要更加注重自己价值链体系的培养,更加注重在价值链体系条件下对国际分工体系进行改造、改革和完善。
第二,“动能”来自于我们很多的“反应能”。所谓的“反应能”,打个比方,就是说如果我们人吃了饭,人就有了动能。经济其实也是一样的,经济的“反应能”来自于产业链的重组,来自于企业生产方式的转型,来自于新的商业模式的培养,来自于新的社会经济组织方式的形成。新的理念,比如互联网理念,进入到我们社会主体当中以后,整个社会生产布局状况、企业的管理状况、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状况,都可能会发生巨大的改变。在种情况下自然而然产生了很大的“化学能、”“反应能”,这些“化学能”、“反应能”会继续转变为我们的“动能”。
第三,“动能”来自于“原子能”。所谓“原子能”,就是每一个构成经济单元都不停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发挥自己的创造力。用刚才的一句话来描述所谓的“原子能”也许更加准确,就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可以说,“动能”这个概念并不是随随便便提出来的,其背后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基础,它是自成体系的。因此,要想成为我们的“动能”,我们在2015年要核心做好三件事。
第一,重视价值链的培养和国际分工地位的升级和调整。当前恰恰是推动国际分工地位升级和调整的有利时机。
第二,推进新业态、新模式、新的生产组织方式在整个社会当中去扎根发芽,形成更加高效的生产组织方式,形成我们的“反应能”链条。
第三,政府权力的进一步简化,进一步下放,进一步清理不必要的管制,为每一个社会经济构成单位、每一个人都创造更加好的生产和生活发展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