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与潮汕优势

作者:刘仰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
2015-10-22 16:39:03

三、从潮汕陶瓷看生存与开拓能力

自从有了海上丝绸之路,陶瓷就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之一。潮汕地区从古至今都有非常出色的陶瓷产品,但很少为人所知。历朝历代,中国人所熟知的陶瓷大都是几个著名的官窑。潮汕地处岭南,过去长期与内地交通不便,即便有陶瓷生产也很少运往内地。相反,潮汕地区的陶瓷只要装上船,很容易就运往海外。因此,潮汕历史上几乎是外销瓷最早的诞生地。也正因为这个原因,潮汕陶瓷在海外很有市场,但内地很多中国人反而不知道潮汕陶瓷。

由于潮汕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今天在潮汕的博物馆里看到的历代陶瓷文物大致有两种倾向。一是非常普通的、低档的大众消费品,二是为欧洲洋人定制的个性产品。这两类产品都是外销瓷,显示出潮汕人针对海外市场多样性的灵活策略。这几乎是潮汕人所有海外商业活动历来的传统——不借助政府力量,完全依靠自己走海外市场。因此才造成潮汕陶瓷以及其他一些产品名声在外,国内却少有人知的结果。这个在历史上不被官方重视的结果,今天恰恰是“一带一路”最需要的,即:在中国人无法摆着“坐商”的姿态等人上门的时候,如何以“行商”的姿态,根据别人的市场需求而生产产品、引导消费,应该说,历史上的潮汕人对此很有经验。

在汕头参观了长城陶瓷,这家上市企业的陶瓷产品技术质量和艺术质量都很好,不亚于任何一家外国陶瓷企业的产品。长城陶瓷在国内知名度不高,主要是因为它长期做外销瓷,在欧洲市场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我询问得知,与欧洲陶瓷著名品牌相比,长城陶瓷在欧洲的市场价格不到欧洲品牌陶瓷的一半,而在我看来,长城陶瓷的质量丝毫不亚于欧洲任何一种陶瓷品牌。长城陶瓷没有给中国这个陶瓷的故乡丢脸,但它在欧洲市场的处境说明了几个问题。

首先,潮汕地区的产品由于没有其他政策支持,基本上体现了一个共同特征,即不惜工本地繁复精细,潮汕陶瓷也不例外。因为在没有其他支撑的情况下,精益求精是潮汕产品唯一的生存之道。其次,由于近代以来中华文化优势地位的丧失,随着西方文化占据全球制高点,连陶瓷这种中国最具优势的产品也难登高端商品的殿堂,由此可见文化的作用有多大。当我们看到中国一批知识分子在讴歌别人的文化、诋毁中国自己的文化时,我们不得不为无数的中国工人、工匠、设计师、手艺人感到悲哀,那些崇洋媚外的知识分子在全世界最优秀的中国工人的背后,插了一刀又一刀。“一带一路”要在海外通畅,文化是最终、最坚实的支撑!今天中国的知识分子能为此提供有力支撑吗?第三,在失去文化优势的前提下,潮汕陶瓷以及其他产品依然在想方设法地适应海外市场的需求,依然保持了较大的市场份额,显示了潮汕人强大的市场适应能力,同时,也显示出他们将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加以结合、融合的开放精神。潮汕人身上实际上体现了中国传统一个非常优秀的特征,在坚持自我的同时,愿意吸收和借鉴一切有益东西。这一点恰恰也是当今实施“一带一路”计划以及中国更上一层楼所必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