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立新:学习领会繁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总体精神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完整阐述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地位,系统介绍了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基本思路和原则,强调哲学社会科学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图:5月1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基于此,习近平总书记认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哲学社会科学是推动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

这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具有“为天地立心”的历史担当的时代。关键词:哲学社会科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实践;发展;变革;研究;习近平;需要;

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奉献党校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科学阐述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使命,提出了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任务,集中回答了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

学讲话 强举措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图:2016年5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坚持“两条腿走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明特征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在中国具体历史条件下的运用和发展,回答了像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的大国怎么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是社会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篇章和新境界。

王文:青年学者如何不辜负这个时代

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5月1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思想来自责任和担当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因思想内含丰富且具有强烈的现实指导性,而在理论界引起高度关注。总之,只要我们真正从习近平讲话中弄清问题的本质和要害,同时真正把讲话精神落到实处,产生一批伟大的思想家及其大思想,是完全可能的。

在通向真理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鲜明提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在我国,不坚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哲学社会科学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最终也不能发挥应有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贡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治国理政新思想新实践)

中国梦给世界带来的是机遇而不是威胁,是和平而不是动荡,是进步而不是倒退;中国越发展,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就越有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蓬勃发展,意味着人类有望迎来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崭新时代。

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思想纵横)

坚持哲学社会科学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确立为人民做学问的宗旨,深刻揭示中国共产党人不懈奋斗的目标宗旨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本质特征,也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范式。

新闻舆论工作的力量来自于“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

新闻舆论工作在当代国家治理、社会运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实现国家战略目标、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下)》1980年,233页)这一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精辟阐释,也是对党的新闻工作的作用、职能的纲领性要求。

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哲学社会科学构建

回溯历史,人类社会的每一次重大跃进,人类文明的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构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也是原则性和根本性的问题。

如何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习近平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强调 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立时代潮头 发思想先声

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这就是为什么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两个不可替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