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大背景下,党章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凸显。把握党章的义务价值取向和内容要求,是践行“三严三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性环节。党员绝对忠诚于党是党的事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每一名党员都应牢固树立党章意识,切实履行党章规定的责任与义务,自觉用党章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做一名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的先锋队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和科学表达,是当今时代的“道”、当代社会的“魂”。让中国精神成为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文艺创作必须着重做好以下四个方面: 一、聚焦中国梦的时代主题。
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根本保证。”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的科学概念。
近年来,传统文化教育日益受到重视,但在这股热潮中也有一些问题需要注意。去年,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评价机制,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中考、高考升学考试中的比重。
不久前,中央印发《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明确提出文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只有走好这样的“群众路线”,文艺才能更好地书写时代风采、呈现中国故事,才能推出更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精品力作。
近30年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的重要关注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近代中西合流的产物,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无疑是内在于其中的问题。这意味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三者对话的综合创新。
●企业经营要遵循艺术规律和市场规律,生产出优质的文化产品。●将中国文化“人格化”地推出去,实现有温度的文化传播。在经济效益方面,推动中国文化真正走出去,要打造强大的文化市场主体,生产出优质的文化产品。
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经典作家在不同时期有过不同表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有以下特征:其一,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性质和整体功能,是科学性和革命性高度统一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改革发展任务越繁重,就越需要我们增强辩证思维能力。辩证思维给人以智慧的头脑、敏锐的洞察力、全面认识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能力。
五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加快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提高了全民族素质,推动了创新驱动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重要贡献。
辉煌“十二五”系列报告会第六场报告12日在京举行,本报记者采访了报告人、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李适时。概括起来,围绕全面依法治国,我们党从理论和实践上明确了若干重大问题,作出了重大战略部署。
1995年9月,在北京召开的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上,我国首次将男女平等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向全世界庄严承诺。北京世妇会20周年之际,我们邀请6位省部级干部畅谈本地区本部门贯彻落实基本国策,推动实现性别平等的创新实践,以飨读者。
■ “立根固本,挺起精神脊梁”,就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念、坚定对党和人民的忠诚。■ “落细落小,注重细节小事”,就要按照“三严三实”要求鞭策自己,坚持严字当头、实字托底,坚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时时铭记、事事坚持、处处上心,多积尺寸之功,经常防微杜渐。
那些真正活下来的文艺作品,多是蕴含着博大的心与深沉的爱;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不知从何时起,我们的文艺创作似乎在疏离担当精神,一些文艺作品呈现出匍匐爬行、无力挺立的精神格局。担当精神体现在美学风格上,常常使作品呈现出质朴、雄健、厚重,甚至勇猛的特征。
由北京大学主办的首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10日在京开幕。来自五大洲的近400位中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者汇聚北大,将在两天会期内共同探讨“马克思主义与人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