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频道   >   外媒看中国

英媒:2015年的中国外交政策

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网站1月13日发表该研究所亚洲项目高级顾问研究员Tim Summers的分析文章称,外交将继续成为中国领导人议程上一个重要的内容。我们预计中国会积极推动经济外交,逐渐改革国际秩序,但不会在坚定的立场上做出任何让步。

美媒:中国总理重返达沃斯恰逢其时

据美国CNBC1月20日报道称,在世界经济正前景不明面临各种不确定性时,中国总理李克强的参会恰逢其时。

美媒:中国有能力治理环境污染

中国政府长期以来一直很关注公众对国内空气污染问题的担忧。在去年秋季所做的政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指出,中国要“对污染宣战”。

外媒:中国实施丝绸之路的优势

《联合早报》郑永年专栏1月20日刊文称,在实施丝绸之路方面,中国所具备的一些特殊优势,可以协助新兴市场国家有效克服其经济发展的瓶颈,激发其潜在成长动力。丝绸之路沿岸、沿边国家,大多数为发展中国家,甚至贫穷国家,都急需发展。尽管这些国家多半拥有丰沛的天然与人力资源,但普遍面临资金、人才、技术与基础建设不足、市场规模过小、治理能力不佳等瓶颈。正是在这些方面,中国具有很大的优势。中国和这些国家的要素呈现出很强的互补性,如果双方的优势得到有效的结合,就可以释放出巨大的生产力。

外媒:日本悲剧的根源

《金融时报》亚洲版主编戴维•皮林1月20日撰文分析称,日本从未完全摧毁其旧秩序,美国占领期间放弃废除天皇,让旧状态得以延续至今。日本的悲剧在于它只是把现代国家的外表嫁接到原有的体制之上。

美媒:2015年是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转折点

《福布斯》杂志网站1月15日发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财经新闻讲师阳歌(Doug Young)的分析文章称,今年,中国的智能手机市场可能又会收缩10%,淘汰国内一些新的智能手机制造商。与此同时,华为走高端路线的计划或将面临挑战。

外媒:今年达沃斯必须关注中产

《金融时报》1月20日发表前美国财政部长劳伦斯•萨默斯撰写的文章称,我们目前面临的最具挑战的经济问题与一个群体相关。在本周举行的年度达沃斯峰会上,代表这个群体的与会者将少之又少。他们就是世界工业化国家的中产阶层。

港媒:中拉亲近对各方利好

《南华早报》1月18日发表社论称,上周出席中拉论坛的拉美国家对中国有关大幅增进中拉经济与金融合作的承诺给予高度评价。习近平主席重申,未来10年,中国将在拉美地区投资2500亿美元,双边贸易额有望提升至5000亿美元。这些协议将重振中国与(拉美)主要国家的联系,加强伙伴关系,增进双边合作。对于中拉愈发亲密的关系,一些国家、尤其是美国可能会谨慎待之,但其实这种关系对各方、乃至全世界都是利好。

港媒:中国推进以人为本的经济增长

《南华早报》1月19日发表Winston Mok的文章称,虽然中国新增的三个自由贸易区吸引了诸多关注,但一个有着更巨大潜在影响力的试点项目正在展开。中国最新公布了64个城镇化试点地区,通过这些地区的选择,人们可以一窥中国未来的城市发展模式。

港媒:习近平反腐战役能改善中国食品安全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关乎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天大问题。有媒体称,中国政府正在努力推进的反腐运动会推动中国食品安全的改善。

德媒:中国高科技产业令人刮目相看

小米在一年内窜升到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机生产商的位置,2015年或能将苹果挤下第二名。它的成功令人对中国雄心勃勃的高科技产业刮目相看。该企业领导人已经做好准备,在国内获得成功后攻占西方市场。

德媒:中国资本乐于收购德国企业

德国之声中文网1月18日转载德国《每日镜报》的报道称,中国人来了。中国继续在德国“采购”中型企业。 被中国投资者接手的德国企业数在2014年显著提升。德国是中国人在欧洲最喜欢的投资目标。根据安永会计师事务所(EY)周五发表的报告显示,金融危机并未降低欧洲的吸引力。

德媒:中国人现在点点鼠标就可以贷款

德国之声专栏作家泽林(Frank Sieren)1月17日撰文称,中国人现在点点鼠标就可以贷款了。当然也应该马上把这些钱又花出去。北京以此继续向国有银行施压。

美媒:中国跃升为全球第二对外投资大国

美国之音1月17日报道称,华盛顿智库美国企业研究所推出“中国全球投资追踪”的最新报告,分析过去十年中国对外投资的规模和动向,认为中国已成为新兴全球投资大国。

英媒:西方为何如此悲观?

《金融时报》1月19日发表专栏作家爱德华•卢斯的文章称,对一些人来说,未来将永远在他们身后。然而,如此严重的忧郁情绪在同一时间笼罩大部分西方世界的情况在以前是鲜少出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