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十三五”:绿色发展生活美

这两天,各地雾霾闹得挺厉害,分析认为,这次雾霾是多种因素叠加,突出的有三个:风小,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冬季烧煤取暖,外加秸秆野外焚烧。治,推进多污染物综合防治和环境治理,扩大污染物总量控制范围,将细颗粒物等环境质量指标列入约束性指标。

提高信披充分性将优化新股发行环境

受访券商人士认为,用及时透明的公开信息替代“小道消息”,有助于中小投资者改变“追涨杀跌”的操作模式 申万宏源副总裁赵玉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强化信息披露并完善信息披露抽查机制,对中小投资者形成利好。

专家:中国军队的开放理念展示维护世界和平决心

公方彬指出,开放建军的思路拓宽了我军的视野,展示了我军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和力量。中国军队伴随中国的崛起,承担更多的使命任务,我军也必须以开放提升境界,以开放锻炼思维,以开放推进创新能力的提升,保证我军走在军队建设的前面,在大国军队起一定作用。

许其亮:坚定不移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

我们要深入领会和全面贯彻《建议》部署要求,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发展之路,为强国强军提供战略支撑。要厘清各级各部门抓军民融合发展工作的权力边界和执法要求,健全执法监督机制,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等问题,在法治轨道上有力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光明理论·“十三五”展望二十三】“一带一路”智慧园区建设要聚智、聚新、聚金

在聚智方面,地方政府应在“一带一路”智慧园区内,提供扶持与便利化政策,吸纳大量新型智库以及国内外知名智库前来进驻。另一方面,在“一带一路”智慧园区内探索创新企业失败后的善后机制和退场机制,以此完善“一带一路”的容错机制,健全政策体系。

专家解读“十三五”澳门机会

未来5年,在“十三五”规划的蓝图指引下,中国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澳门科技大学协理副校长庞川对新华社记者表示,“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涉及港澳的内容,较以往的五年规划建议,具有延续性和突破性。

“十三五”时期的经济转型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指出,“十三五”是中国经济转型与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关节点,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主任姚申洪提出,世界经济复苏缓慢曲折,中国经济必须加快转型,才能在中长期实现中高速增长,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十三五”要高度重视企业转型

表1显示,“六五”到“十一五”,每个五年规划周期的城乡居民收入平均增速都低于GDP增速和公共财政收入增速。在GDP由居民收入、政府收入和企业利润构成的条件下,如果GDP增速下降,而居民收入不降反升,则意味着政府收入或企业利润增速必须下降。

中联部向跨国企业驻京代表解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

为积极回应国际社会对十八届五中全会的关注,中联部于10日下午举办专题吹风会,向跨国企业驻京代表介绍五中全会精神。刘世锦围绕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重点介绍了“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基本理念。

解读十三五:国资充实社保是改革回归"国企为民"之举

于上月闭幕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实现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

白话十三五:协调发展新路径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是引领我国未来5年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也为中国百姓勾画出未来五年的生活图景。十三五规划建议在谈到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时指出,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合理配置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解读十三五:国资充实社保是改革回归"国企为民"之举

于上月闭幕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实现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

双十一势必成为全球狂欢节

昨晚想必很多小伙伴都熬了夜,全中国大部分电脑屏幕瞬间铺满一个个商品的页面,键盘上的“F5”是疲于奔命,鼠标更是上蹿下跳。在李克强总理出席的中日韩工商峰会上,韩国网购协会、中国电商协会和日本通信贩卖协会签署了关于加强电子商务领域合作的业务合作协议。

没任何力量能阻挡民族复兴

“九二共识”并非新生事物,但习近平、马英九以两岸领导人身份面对面确认,这还是历史第一次,对两岸关系未来具有重要意义,所以说“习马会”书写了历史。台湾人的确有自由批评台湾领导人的自由,但不等于“台独”分裂势力有分裂中国领土主权统一完整的自由,不等于有剥夺全体中国人民捍卫国家统一的自由。

坚持改革创新 科学谋划“十三五”规划

“十三五”是我国高等教育全面深化综合改革,推进核心竞争力主要指标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的关键时期。要认真分析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基本特征,院系核心指标和学科建设核心指标要严格与之对应,统筹推进学院改革和学科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