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民:历史虚无主义并不“虚无”

历史虚无主义曾经与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几度较量后黯然失色,日渐式微。对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思潮和错误倾向,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充分认识其危害,以科学的历史观给予有力回击。

网络大V必须坚守言论的“底线”

2015年第7期《红旗文稿》刊发北京大学原副校长梁柱同志题为《怎样才能做到真正的历史清醒》的文章,该文标题被恶意篡改为《盲目追求真相不讲立场就是历史虚无主义》后,在网络上引发不少大V的转发狂潮,并被广大不明真相的网友大肆谩骂,对梁柱同志进行恶意人身攻击。

文章真相不容篡改

在首都各界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仪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就是历史,事实就是事实,任何人都不可能改变历史和事实。4月17日,凯迪社区篡改了原文标题,以《盲目追求真相不讲立场就是历史虚无主义》为题转发了这篇文章,但并没有引起太多关注。

戚桂锋:梁柱坚持了唯物史观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简要地表述了他所发现的新的世界观:“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

9月3日即将到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中华民族百多年来历经磨难,现在离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越来越近,距离已可以丈量。

拒绝谣言换历史清醒

其实,梁柱老先生这篇批驳“历史虚无主义”的文章,原标题是《怎样才能做到真正的历史清醒》,批评历史研究不要搞断章取义的“历史虚无主义”。我们应该知道,历史虚无主义的主要传播方式是通过谣言的形式,撕裂舆论,扩大矛盾,挑起事端,引发“民意的群体性暴力事件”。

擦亮民族的精神利刃

狂妄的日本侵略者,很少把对手放在眼里,尤其是实力悬殊的侵华战争。他们的英雄事迹,留给后人一个最深刻的启示:一个民族真正的强大是精神的强大,只要精神利刃永不卷刃,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强敌。

民族凝聚力与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

民族凝聚力是一个民族在理想、目标和利益高度一致基础上成员之间所表现出的亲和力、向心力和聚合力,它是一个民族基于对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民族意识、民族命运的认同而形成的一种强大精神力量。抗日战争期间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极大增强和提升,是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同时也是一笔永远值得珍惜的精神财富。

“抗战胜利70周年专家谈”⑨:继承好抗战胜利的历史遗产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和历史遗产,也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继承抗战胜利的这笔精神遗产,要求我们必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营造良好的安全环境。

新华网评:国内民怨沸腾,安倍不该有恃无恐

8月30日,在日本东京国会前,人们手举标语参加反安保法案抗议集会。 修改“武器出口三原则”,解禁集体自卫权,修改安保法案,安倍一步步实现着自己的“梦想”。

商业银行转型发展面临新机遇

2015年上半年,尽管银行业资产和利润增长进入新常态,但各项经营管理和风险监管指标仍然保持国际良好水平。区域战略推进及产业结构调整为商业银行对公业务发展带来新机遇。消费增长及互联网金融为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发展带来新机遇。

工、农、中、交四行上半年业绩评述:引领转型

过去两天,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四家大行先后发布了 2015 年中期业绩。交通银行表示,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深化改革,转型发展”,积极稳妥地应对外部挑战,持续提升价值创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