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冷战结束后的十几年内,国际关系的内容发生很多变化。以往围绕意识形态展开的政治斗争淡化,取而代之的是人民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切实关注。
共产主义既是一种“社会制度”,也是“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不能因为共产主义仍在远方就否定现实中的共产主义因素 共产主义是一种社会制度。如果无视马克思恩格斯对共产主义本质的描述,仅仅抓住某些只言片语,这是舍本逐末的表现。
“我们就是要用减政府权力的‘痛’来换得企业、群众办事的‘爽’”,李克强总理在中外记者见面会上的这段讲话,再次表达了中央简政放权的决心和信心。
近年来,全球经济金融形势较不稳定,中国经济也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有人担忧中国经济会一路下滑,甚至会击穿6.5%这条线,但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月16日面对中外记者表示,中国不可能完不成“已经确定的主要经济目标”。总理的底气从哪里来?
观全局、察大势,议大事、谋大计,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3月16日在北京胜利闭幕。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结构性改革、决胜全面小康,“十三五”时期,我们面临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
连日来,海外舆论持续高度关注中国两会。南非共和国前驻上海总领事库马乐认为,中国经济前景并不悲观,中国政府正努力实现经济增长与结构性调整之间的平衡。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认为,中国将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设定为6.5%至7%,体现了中国政府目标管理的新常态。
3月16日上午,2016年全国“两会”在北京胜利闭幕,本次“两会”集中讨论了当前中国经济、文化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诸多热点问题,批准了政府工作报告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 “十三五” 规划纲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描绘了宏伟蓝图。
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两高”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最高法院获得赞成2600票,反对208票,弃权46票,赞成率90.94%。
伴随着春天的阳光,伴随着全国两会有条不紊的节奏,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以2600票赞成、208票反对获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在对全国法院干警坚守公平正义、践行司法为民工作给予肯定和鼓励的同时,也为全国法院全力推进依法治国、实现伟大中国梦奏响了扬帆起航的集结号。
3月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习近平同军队人大代表亲切握手。
在刚结束的“两会”总理新闻发布会上,李克强总理就中国的内政外交等诸多方面的重大问题,回答了各方记者的提问。克强总理此次发言最为重要的基点,就是巩固中国社会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
2016年3月1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会见采访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中外记者并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时指出,世界经济现在复苏乏力,中国经济又深度地融入世界经济,会受到影响和冲击。
查办贪污贿赂、挪用公款100万元以上案件4490件,同比上升22.5%;查办涉嫌犯罪的原县处级以上干部4568人,同比上升13%,其中原厅局级以上769人。依法对令计划、苏荣、白恩培、朱明国、周本顺、杨栋梁、何家成等41名原省部级以上干部立案侦查,对周永康、蒋洁敏、李崇禧、李东生、申维辰等22名原省部级以上干部提起公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