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3月14日电改革开放以来,“人口红利”一直被视为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发动机”。”雷晓燕呼吁,改进全民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险体系,赋予全国居民统一的国民待遇,延长我国人口红利。
截至去年底,全国212个试点基层人民法院适用速裁程序审结刑事案件3万余件、3万余人,当庭宣判率达95.9%,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上诉率为0,被告人上诉率仅2.13%。速裁程序体现了公平正义,能够较好的实现诉讼程序和犯罪轻重程度相适应,能够获得及时审判对被告人也是一种公正。
据《法制日报》报道,最高人民法院日前已完成历史档案数字化,这是法院信息化建设的成果,是“互联网+”运用到审判的产物,是法院司法便民的新举措,是法院司法公开的再拓展。
作为应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司法举措之一,最高人民法院在2014年7月设立了环境资源审判庭。组数据:建立了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2个环境司法理论研究基地,龙岩中院等15个环境资源司法实践基地。听白小美扒一扒以后,是不是更有理由相信,未来的中国环境资源审判会更加有作为呢?
刚刚过完热闹祥和的春节,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两会”时间了。根据媒体报道,2015年,人民法院还公开审理了多起在全国范围内有重大影响的危害生产安全犯罪案件,对犯罪分子依法判处了刑罚。
领导干部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的“关键少数”,在现代化建设中,他们担负着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重任。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背景下,构建新型政商关系,归根到底要靠法治。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
近年来,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在国际秩序变革中发挥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性作用,彰显了中国式大国外交的特色、风格和气派。在维护地区与世界的和平稳定方面,中国近年来也做出了举世公认的努力。
关于环境保护的话题,李克强总理在今年两会上多次说,“我们要持之以恒,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在安龙村,2005年开始实施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几乎颠覆了这个传统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每个农户都是一个小的生态农业循环系统。
推进农业供给结构侧改革,是2016年中央1号文件的明确部署,也是推动农业转方式调结构、提高农业供给质量和效益的重大举措。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创新,并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多次进行部署。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人才是创新的核心要素,加紧集聚大批高端人才是推动我军改革创新的当务之急。
两会的新词凝聚着对历史的思考、对现实的把握、对未来的期待,有着相当高的含金量 “工匠精神”“达尔文死海”“大众旅游时代”“脑计划”……无论是政府工作报告,还是代表委员发言,今年两会上出现的一系列“新词”,提出了新思考,打开了新视野,既有意思,更有意义。我们期待两会把握住时代发展的脉搏,涌现出更多新词,更期盼这些新词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促成中国经济新的生长。
全国两会进入后半程,而习近平“下团组”的脚步没有停歇。“十三五”开局之年,习近平再三强调这些话题,无疑是为中国未来五年的发展指出关键。生态文明,脱贫攻坚,深化改革,是拉动中国十三五发展的三驾马车,是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的具体载体,是对十三五发展之路的具体引领,三个方面协调并进,互为依托,共同谱写中国十三五发展的精彩篇章。
最高法工作报告中说,依法纠正陈满故意杀人、放火案等一批重大冤错案件,从中深刻汲取教训,健全冤错案件有效防范、及时纠正机制。最高法工作报告附件中介绍,此案系最高人民法院指令浙江高院异地再审并依法纠正的错案。
提交人大会议审查的“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专辟一个篇章“拓展网络经济空间”,内容长达五页多。基于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概念的网络经济方兴未艾,在新的国家战略规划支持下,可窥见中国未来互联网经济巨大商机的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