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各经济体领导人在北京就“构建融合、创新、互联的亚太”开展广泛讨论,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亚太梦想”成为了与会国家的“北京共识”。APEC会议期间如能再度就亚太自贸区议题有所进步的话,“中国方案”势必将再次闪耀马尼拉。
(万鹏)昨日,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三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菲律宾马尼拉举行。习近平指出,“世界和亚太的发展繁荣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亚太各方应该顺应时代大潮,携手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
11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菲律宾马尼拉出席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并发表主旨演讲。”习近平的讲话阐述了中国信心,也提振了世界信心,中国经济的发展将继续为世界经济发展贡献强大力量。
今年以来,习近平多次在海外不同场合就中国党风廉政建设及反腐败斗争作出重要论述。——2015年9月22日,习近平在华盛顿州当地政府和美国友好团体联合欢迎宴会上的演讲 ——2015年11月16日,习近平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次峰会第二阶段会议时强调
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三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于11月18日至19日在菲律宾马尼拉举行,习近平主席出席峰会再次握手亚太,再次让亚太了解中国的发展智慧。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发展和亚投行等举措,都是一种包容,都是在这样的文化指引下提出的战略思维,是实现中国梦和亚太梦乃至世界梦的有效途径。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是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建议》从动员人民群众团结奋斗的高度,强调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为“十三五”规划实施提供有力的精神力量和思想保证。
习主席演讲直面挑战、激浊扬清、拨正航向,为亚太经济健康发展贡献“中国智慧”,牢牢掌握了亚太战略博弈的主动权。演讲包含三大要义: 一、为亚太巨轮渡过激流险滩把好舵盘。为落实上述“四个坚持”,习主席强调亚太各成员要加强政策对话和协调,以APEC为平台,着力形成“合力”。
把握世界经济大势,才能理解中国经济;理解中国经济,必须正确理解中国经济新常态。两大会议无一例外提倡包容,而“包容和稳健增长”主题与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以及协调、共享等发展理念不谋而合。为全球经济包容增长贡献中国力量,大国责任与大国形象,便在此刻彰显。
11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菲律宾马尼拉出席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并发表主旨演讲。新时期,中国领导人站在新高度,展望亚太新未来,从为亚太地区便捷、自由、开放的经济发展角度出发,审时度势,大力推动亚太命运共同体建设,为亚太地区贡献新力量,展现新使命。
(记者 杜美辰)11月18日,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三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从跟随者到主导者:APEC上角色的转变是中国十年巨变的缩影 2001年10月,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与会代表合影。
“面对世界经济中的激流险滩,亚太这艘巨轮必须校准航向、把好舵盘,亚太各经济体必须勇于担当、同舟共济,努力推动全球增长。只要亚太各成员携手并肩、共同努力,宽广的太平洋就将成为合作的桥梁、友好的纽带、共同的家园,一个日益繁荣、充满活力的亚太必将为世界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17日抵达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出席在此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三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18日,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作题为《发挥亚太引领作用应对世界经济挑战》的主旨演讲。
如果说G20是全球层面的治理构想,APEC则是亚太区域层面的治理努力。个层面上谈积极倡议、参与、构建“包容性经济”,则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亚太区域经济治理的现状与挑战。
对党史有些了解的人,应该知道毛泽东有个名篇——《纪念孙中山先生》。也就在这几天,在被誉为“地中海岸边的一粒珍珠”的土耳其南岸港市安塔利亚,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向世界阐述着新的“中国策”。
当前世界经济提振乏力,会议前夕巴黎恐怖袭击投下的政治阴霾,无疑使得业已失衡的全球治理秩序雪上加霜。从根本上说,全球经济治理需要经历一个再平衡的过程,这个过程虽然不能说是凤凰涅槃的重生,但必定是脱胎换骨的重构。